-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00字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00字7篇
《典籍里的中国》是由央视一台播出的文化类节目,它演绎典籍、
传承文化、诠释知识,用一个个动人而不枯燥的故事诉说典籍里的人
和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00字,希望对大
家有所帮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00字【篇1】
小时候写作文,但凡是遇上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用上的素材
无非是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或者是喝雄黄酒、吃月
饼、守岁等传统习俗。殊不知,在上下五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中,还
有史书典籍在历史长河里熠熠发光。
走进《尚书》、《论语》、《史记》等史书典籍,作为后来者的
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璀璨文化和真实历史。
事实上,想要真正读懂典籍并非易事,而央视一套在大年初一重
磅推出的文化类创新节目--“讲好中国故事系列”的最新力作《典籍
里的中国》邀请实力派演员变身典籍名家,用戏剧化的舞台呈现典籍
中的故事,之后再穿越时空,和当代主持人古今对话。用“戏剧+影视
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字一句的台词对白中,让典籍里的生涩文字变
得鲜活滚烫。
《典籍里的中国》选的第一部典籍是《尚书》,扛起开播大旗的
演员是老戏骨倪大红,要知道,一档听起来严肃认真的文化类创新节
目,开场必须要有两把刷子,拿出看家本领之后才能让观众心服口服。
如此重要的出场顺序,足以看出倪大红老师在业界的实力与位置。
事实上,倪大红的确不负众望,一生读《书》护《书》传《书》
的伏生,本就是白发苍苍的近百老人,在倪大红的演绎下,无论是拄
拐还是作揖,无论是对话还是独白,形体和语气都恰如其分,直扣观
众心扉。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谁能想到一个讲中国古文学的节目,能让观
众情不自禁泣不成声呢?
倪大红没有一句多余的台词,简单的自言自语足以让人泪奔--
“说来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
《书》!
他扮成白发苍苍的老伏生,一辈子都在为《尚书》奔波,坚定不
移地走在传承文化的道路上。当《书》在乱世之中未能保全时,他自
责呜咽,那些恰到好处的眼神和动作,让撒贝宁忍不住落泪。
《典籍里的中国》,倪大红完美开场,伏生本生的形象跃然于屏
幕之上,这得益于他根植于内心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传承文化的追求。
是的,这并非是倪大红第一次演绎有深度的角色,早在《北平无
战事》、《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等优秀剧目中,他便通过塑
造角色展示出了和时代气息完美融合的文化味道。
过往的角色经典又深入人心,能安静沉淀文化,也能不动声色将
国民度收入囊中,还能扛起央视巨制综艺开播大旗,传承中国文化,
以一己之力讲述典籍故事,“偷”走太多观众眼泪。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00字【篇2】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
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
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
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
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
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
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节目中,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的治
水工具,却不畏洪水泛滥,誓要天下安宁。在《尚书·禹贡》一篇中,
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为壮阔的大禹分定九州历史:禹敷土,随山刊木,
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作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典范之作,他
的问世、留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尚书》是怎样一部书?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尚”即
“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
伏生传下来。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这
些典籍穿越千年,重回世人面前。清朝末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
《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如今,敦煌藏经存于中
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尚书》是我
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
其“典”、“漠”、“训”、“告”、“誓”、“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管理英语1边学边练习题.pdf
- 海南省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pdf
- 大学生创业计划设计环保智能垃圾分类系统.pdf
- 简述当代景德镇陶瓷贸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pdf
- 2023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研究报告:市场规模、供需态势、发展前景预测.pdf
- 2023年网格工作个人总结范文(精选10篇)_1.pdf
- 家居设计师的工作职责.pdf
- 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制度(五篇).pdf
- 图书馆管理系统使用说明及步骤.pdf
-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pdf
- 甘肃省XB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诊断考试地理答案.doc
- 甘肃省XB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诊断政治含解析.doc
-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英语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化学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化学四川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政治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含解析.doc
- 2025年1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含解析.doc
- 2025年1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政治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