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00字.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00字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00字7篇

《典籍里的中国》是由央视一台播出的文化类节目,它演绎典籍、

传承文化、诠释知识,用一个个动人而不枯燥的故事诉说典籍里的人

和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00字,希望对大

家有所帮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00字【篇1】

小时候写作文,但凡是遇上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用上的素材

无非是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或者是喝雄黄酒、吃月

饼、守岁等传统习俗。殊不知,在上下五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中,还

有史书典籍在历史长河里熠熠发光。

走进《尚书》、《论语》、《史记》等史书典籍,作为后来者的

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璀璨文化和真实历史。

事实上,想要真正读懂典籍并非易事,而央视一套在大年初一重

磅推出的文化类创新节目--“讲好中国故事系列”的最新力作《典籍

里的中国》邀请实力派演员变身典籍名家,用戏剧化的舞台呈现典籍

中的故事,之后再穿越时空,和当代主持人古今对话。用“戏剧+影视

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字一句的台词对白中,让典籍里的生涩文字变

得鲜活滚烫。

《典籍里的中国》选的第一部典籍是《尚书》,扛起开播大旗的

演员是老戏骨倪大红,要知道,一档听起来严肃认真的文化类创新节

目,开场必须要有两把刷子,拿出看家本领之后才能让观众心服口服。

如此重要的出场顺序,足以看出倪大红老师在业界的实力与位置。

事实上,倪大红的确不负众望,一生读《书》护《书》传《书》

的伏生,本就是白发苍苍的近百老人,在倪大红的演绎下,无论是拄

拐还是作揖,无论是对话还是独白,形体和语气都恰如其分,直扣观

众心扉。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谁能想到一个讲中国古文学的节目,能让观

众情不自禁泣不成声呢?

倪大红没有一句多余的台词,简单的自言自语足以让人泪奔--

“说来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

《书》!

他扮成白发苍苍的老伏生,一辈子都在为《尚书》奔波,坚定不

移地走在传承文化的道路上。当《书》在乱世之中未能保全时,他自

责呜咽,那些恰到好处的眼神和动作,让撒贝宁忍不住落泪。

《典籍里的中国》,倪大红完美开场,伏生本生的形象跃然于屏

幕之上,这得益于他根植于内心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传承文化的追求。

是的,这并非是倪大红第一次演绎有深度的角色,早在《北平无

战事》、《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等优秀剧目中,他便通过塑

造角色展示出了和时代气息完美融合的文化味道。

过往的角色经典又深入人心,能安静沉淀文化,也能不动声色将

国民度收入囊中,还能扛起央视巨制综艺开播大旗,传承中国文化,

以一己之力讲述典籍故事,“偷”走太多观众眼泪。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00字【篇2】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

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

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

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

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

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

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节目中,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的治

水工具,却不畏洪水泛滥,誓要天下安宁。在《尚书·禹贡》一篇中,

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为壮阔的大禹分定九州历史:禹敷土,随山刊木,

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作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典范之作,他

的问世、留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尚书》是怎样一部书?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尚”即

“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

伏生传下来。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这

些典籍穿越千年,重回世人面前。清朝末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

《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如今,敦煌藏经存于中

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尚书》是我

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

其“典”、“漠”、“训”、“告”、“誓”、“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