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八单元_15 谏太宗十思书 魏征(一)-课件.pptVIP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八单元_15 谏太宗十思书 魏征(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谏太宗十思疏高一―统编版―语文―第八单元【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把握文学常识。3.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在历史上,比干因劝谏昏庸的商纣王而被挖心,临死前,他说“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来表明自己的心志。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诠释了古代士人的忠诚与勇气,责任与担当。解题《谏太宗十思疏》劝谏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本文的内容,即十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一种古文体,属于奏议类点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关于“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是古文体的奏议类,古代臣属向国君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专用文体。奏议类文章是封建时代臣下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的用途十分广泛,包括论谏、劝请、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著名的“疏”类文章有《论贵粟疏》(晁错)、《论积贮疏》(贾谊)等。辨析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讥——指责别人的过失,隐微不显。知人论世魏征(580-643年),字玄成,巨鹿人,谥号文贞。隋末农民起义爆发后,魏征为李密召为文学参军,掌书记。魏征随李密投奔李渊,后为太子李建成侧近。“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计前嫌,引为太子东宫詹事府主簿,拜谏议大夫。此后渐为太宗信任,历任重臣,加左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在他从政期间,前后劝谏两百多次,奏疏长达数十万言,以“犯颜直谏”闻名于世,其大部分谏章保留在《魏郑公谏录》和《贞观政要》两书中。创作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文本学习1.听课文朗诵,试着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并概括段落大意。2.文章的题目叫做《谏太宗十思疏》,请围绕“思”来梳理文章结构。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为什么思思些什么1.提出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2.分析问题3.解决问题(以“固本思源”为喻,比喻立论)(总结历史教训)(提出具体做法)思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1.长:生长。这里指长得好。2.浚:疏通水道。3.德义:德行和道义。4.下愚:极愚昧无知的人。这里用作谦辞。5.明哲: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第一段文言知识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1.当神器之重:掌握帝王的重权。当,主持、掌握。神器,指帝位。2.居域中之大:处在天地间重要的地位上。3.休:喜庆,福禄。4.戒奢以俭:戒奢侈,行节俭。第一段文言知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源不深而望流之远德不厚而思国之理比喻排比正面反面1、第一段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固其根本”和“浚其泉源”说起?比喻论证,形象地引出自己的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魏征所说的德义具体是指什么?从第一段中找出相关的内容。课堂小结思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君当思为什么思思些什么比喻排比谢谢收看!《谏太宗十思疏》答疑高一―统编版―语文―第八单元【问题一】下列各组句子中,标红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 人君当神器之重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必竭诚以待下C.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虽董之以严刑D.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而况于明哲乎【解题关键】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把握。【答案解析】A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