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古敢水族吞口的工艺特点及现状.docVIP

富源古敢水族吞口的工艺特点及现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富源古敢水族吞口的工艺特点及现状

摘要:云南富源水族有挂“吞口”镇宅的习俗,“吞口”是古敢水族乡所特有的民间信仰中的镇宅面具,在门口的横梁上悬挂吞口有镇宅辟邪,驱邪纳吉的功能。而随着人们需求的转变和知识的普及,吞口不再被当地人认可,也不再是家神的象征,更是成为工艺品,趋于市场化,然而市场化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目前正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困境。

关键词:吞口;工艺;困境

吞口是云南古敢水族乡所特有的民间信仰,全乡有古敢、沙营、补掌三个村民委员会。水族聚居区补掌村位于富源县东南部的云贵交界处,距乡人民政府8公里、距县城143公里,全村土地面积32.6平方公里,辖13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汉、水、彝、苗、白、回、布依和蒙古8个民族1328户4732人,水族241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96%和51%。有耕地5300亩,其中水田4600亩,旱地700亩,水族人民以农耕经济为主要收入来源。

[1]吞口作为民间信仰的源流

吞口是古敢水族挂在门口的横梁上用来镇宅辟邪的面具,但不是每家每户的门口都会悬挂,它遵循的是“有灾则挂,无灾不挂”的原则。

1.神話传说

关于吞口的传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吞口原本是天上玉帝的第八个儿子,出生后因为长相奇丑被抛到了天河里,它没有死去而是静静睡着了,醒后一口气把天河吞掉了一半,玉帝慌忙找回了它并取名为“吞口”,将它派到人间去吞噬鬼怪和病痛,后来因为它恪守职责被人们传送赞扬,索性把它的形象做成面具挂在门口庇佑家宅。[1]

而另一种说法更为普遍。在很久以前,水族人民来到了补掌、热水、大寨一带,这里气候炎热易发瘴病,“死得忙,走热水塘;死得快,走人寨”的言论在民间流传。寨子里的人死亡人数太多,老人商议后决定杀鸡宰猪去补掌河源头潭坝边祭祀,祈求神明庇佑。这天夜里,守在祭坛的人突然听到水潭里传出阵阵唢呐声,然后锣鼓齐鸣,非常闹热。他们赶紧躲到暗处去偷看,只见一条壮如牛犊的人鱼摇头摆尾从分开的水潭中冒出水来,全身都是金鳞银甲,眼睛像铜铃般,胡须有手臂那么粗,被伺候的鱼称为“大王”。这时,一条猪嘴鱼劝他回去,瘟疫正蔓延在人间。鱼王大笑,摇身变成一个人首、狗耳、凸眼、宽鼻、撩牙、咧嘴、伸舌、曰含利剑的物。“一毒降一毒,毒毒是怪物;以毒攻毒,以邪压邪,只要我变个‘吞口,包能吞邪镇恶!”第二天守祭的人回到寨子向人们讲述,后来周围数百里都知道了“吞口”的厉害。他们请巫师照“怪物”的模样画在符纸上,然后杀鸡涂血,剪贴在门头上。后来觉得画在纸上容易损坏,便请工匠仿照傩具方式用木材雕刻并绘上颜色,让“吞口”大神在门头上安坐,护佑家宅。[2]在这两个传说中,吞口都是能吞噬一切的怪物,功能都是攘灾辟邪,保护家宅平安。

一、历史追溯

“吞口”这一名字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流传,挂这种辟邪之物的乡民也道不清它的来历。后来有学者认为,这个名称的出现可能与古代民间使用符咒的行为有关。

在我国符咒主要是随着道教的兴盛而流行起来的。汉末,张角创立太平道,开始以符咒吸引信徒,传播教义,“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符咒包括画符和咒语两部分,符之中又有“吞符”和“挂符”之别。前者供服用,后者供悬挂。然而道士为病家祛邪治疗,常常将两种符号合并使用。西晋道士王篡所撰《太上洞渊神咒经》对此有详细的说明:

“道言:自今以去,道士为人治病,病人家来迎子等。子等先为户、井、灶,各各丹书悬之。又作吞符三、七道,一日三时与病人服之,夜亦三服之。”

书中列出十六道符,分别悬挂之、吞服之:

“十六符,白素朱书,依方镇贴:第一、二悬大门,第三户上,第四卯,第五巽,第六午,第七坤、第八酉、第九乾,第十子,十一艮,十二家庭,十三灶上,十四厕上,十五水中,令病人吞服十六,宜书二十一道,三时服之。”

从三篡所绘的符形来看,西晋的挂符和吞符虽然一道使用,但图形并不一样。到了唐代,为简化作法的程序,挂符和吞符在实际的运用中便常常合而为一,由此产生了吞、挂并用的符咒,即把相同内容的符写作一式两张,一张让病人服下,一张挂门首。这样的两用符依十二地支排列,共有十二道。现举数道如下:

“丑日病者,鬼明是谁?天罡,青面赤身,手持气,一足而行。令人噎寒,身体殒,目痛,暴死,失溺水,不利,多口舌,以其形厌之即吉。此符朱书吞之,并著门户上,急急如律令。”

“卯日病者,鬼名老目离,青头赤身,各乐,使人狂病,令人多?,藏头掩口入人家失火,狂语恍惚不安,以其形废之即吉。此符朱书吞之,并著门户上,急急如律令。”

“辰日病者,鬼名铁齿,赤身居面,头上有一角,好食生血。令人吐逆寒热,来去头痛,足冷目疼,不视真真,以其形废之即吉。此符朱书,病人吞之并著门户上大吉,急急如律令。”

“巳日病者,鬼名程郎,头戴半月,一足一手,青翅赤身,负转而行。令人断气,忌胸肋吐血,心腹百万疼,身鸣,以其形废之吉

文档评论(0)

xiaomiwen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