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市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诗歌.docxVIP

广东省部分市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诗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部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

诗歌

广东省汕尾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①

杜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②,欻③见骐驎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④同生亦同死。

[注]①本诗约作于上元元年(760年),时杜甫居成都。②骅骝(huáliú):赤色的良马,下句中的“骐驎”亦指良马。③欻(xū):忽然。④人:本处指救国于危难的仁人志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与《峨眉山月歌》《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钱塘湖春行》都是古体诗。

B.本诗先叙写画马的缘由,再描述画马的经过,接着描写画作的内容,最后抒发感慨。

C.本诗通过正面、侧面描写表现韦偃画马技艺的高超,如第三、四句即是正面描写。

D.诗歌描写画中两匹马不同的情态:一匹在吃草,一匹在嘶鸣,惟妙惟肖,形神兼备。

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渊明集

文同

吏人已散门阑静,公事才休耳目清。

窗下好风无俗客,案头遗集有先生。

文章简要惟华衮①,滋味醇醲是太羹②。

也待将身学归去,圣时争奈正升平。

[注]①华衮:古代王公贵族的多彩的礼服。②太羹:不加五味的肉汤。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清”二字与结句“正升平”相呼应,强调正值盛世,天下太平。

B.颔联将场景从首联的办公环境切换至书房,聚焦在“案头”的渊明集上。

C.诗人借视觉的华美和味觉的醇厚,形象地表达自己读渊明集的美妙感受。

D.从诗人的角度来看,在盛世为官不应该选择辞别官场、归隐田园这条路。

18.诗歌第三联充分表达诗人对渊明集的喜爱之情,其他各联也含蓄表达这种情感。请结合第一、二、四联简要分析。

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尽

郑獬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注]郑獬,字毅夫,宋皇祐五年状元及第,为官消正,因反对新法,屡遭贬谪。

14.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未到家”写出了诗人身处异乡、行旅未归的处境。

B.“应怪”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春风人的情感,增强诗歌的生动性。

C.“忽闻雨”既写出山岭夜行的艰辛,也烘托了诗人惊喜的心情。

D.尾联通过描绘“清泉”“白沙”之景,营造出清新明净之境。

15.颈联“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意蕴丰富,请作简要分析。

广东省清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①

杜甫

秋水清无底,萧然净客心。

掾曹乘逸兴,鞍马到荒林。

能吏逢联璧,华筵②直一金。

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

[注]①法曹:官名,唐时府州各有法曹参军事;瑕丘:古县名,治所在今山东兖州东北。②华筵:奢华的宴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情景交融,写石门的秋水一尘不染,清澈不见底,使人身心顿觉清明洁净。

B.曹官县吏骑着马赶赴奢华的宴席,兴致豪放,“能吏”二字暗含讽刺,意味深长。

C.从“直一金”来看,诗人为招待两位地方官吏,不惜重金精心准备了这场华筵。

D.尾联“泓下亦龙吟”把横笛吹出的声音比作秋水深处的龙吟,巧妙照应“秋水清”。

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桂林中秋①

张孝祥

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赏心亭②上唤客,追忆去年游。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

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去年明月依旧,还照我登楼。楼下水明沙静,楼外参横斗转,搔首思悠悠。老子③兴不浅,聊复此淹留。

【注】①本词作于词人到任广西静江(今桂林)府不久。次年,词人因谗言被罢官,北归途中作《念奴娇?过洞庭》。②赏心亭位于建康(今南京),词人曾在此地与南宋主战重臣张浚有交游。③老子,即老夫,老年人的自称。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扣题而发,交代时间是中秋节,地点在桂林,“今夕复何夕”,写出中秋夜色之美好。

B.上阕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追忆了江山如画、万家笙歌、倾城娱乐、人人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