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陕西省部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
文言文阅读
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屈到嗜芰①,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②,宗老将荐芰,屈建③命去之。宗老曰:“夫子属之。”子木曰:“不然。夫子承楚国之政,其法刑在民心而藏在王府,上之可以比先王,下之可以训后世,虽微楚国,诸侯莫不誉。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笾豆、脯醢④则上下共之。不羞珍异,不陈庶侈。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国之典。”遂不用。
(节选自《国语》)
材料二:
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君子曰:“违而道。”唐柳宗元非之曰:“屈子以礼之末,忍绝其父将死之言。且《礼》有‘斋之日,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子木去芰,安得为道?”
甚矣,柳子之陋也。子木,楚卿之贤者也。夫岂不知为人子之道,事死如事生,况于将死丁宁之言,弃而不用,人情之所忍乎!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夺其情也。
曾子有疾,称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孟僖子卒,使其子学礼于仲尼。管仲病,劝桓公去三竖。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训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今赫赫楚国,若敖氏⑤之贤,闻于诸侯,身为正卿,死不在民,而口腹是忧,其为陋亦甚矣。使子木行之,国人诵之,太史书之,天下后世不知夫子之贤,而唯陋是闻,子木其忍为此乎?故曰:是必有大不忍者而夺其情也。
然《礼》之所谓“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此言人子追思之道也。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母没而不能执母之器皆人子之情自然也岂待父母之命耶?今荐芰之事,若出于子则可,自其父命,则为陋耳。岂可以饮食之故而成父莫大之陋乎!
曾子寝疾,曾元难于易箦。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若以柳子之言为然,是曾元为孝子,而曾子顾礼之末易篑于病革之中,为不仁之甚也。
(节选自苏轼《屈到嗜芰论》,有删改)
[注]①芰:菱角。②祥:丧祭名,此处指父母死后十三个月的祭祀。③屈建:字子木,屈到之子,春秋时楚国令尹。④笾豆、脯醢;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两种器具,竹制为笾,木制为豆。脯醢,佐酒的菜肴。⑤若敖氏:春秋时楚国的芈姓家族,屈到和屈建都是该家族成员。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父没A而不能B读父之书C母没而D不能执E母之器F皆人子之情G自然也H岂待I父母之命耶?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享,古代用牛作祭祀的供品,行祭前先饲养于牢;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叫“太牢”。
B.庶,众多,与《陈情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中的“庶”字词义不同。
C.训,教诲、教导,与成语“不足为训”中的“训”字词义相同。
D.趣,同“取”,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中的“趣”字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建最终没有使用菱角祭祀自己的父亲,他认为这种做法有悖于祭祀的典礼。
B.苏轼认为,曾子、孟僖子齐桓公等人,临死时都是重视大义而不偏爱自己。
C.《礼记》中提到斋戒时要想着死者生前喜爱之物,苏轼认为这是在说子女追思父母的方式。
D.曾子卧病,他的儿子曾元对更换竹席感到为难,因此柳宗元认为曾元是孝顺的。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
(2)天下后世不知夫子之贤,而唯陋是闻,子木其忍为此乎?
14.柳宗元和苏轼对“屈建去芰”各有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材料,任选一人的观点加以解说。
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人,惟汉武帝号知人,盖其平生所用文武将帅、郡国边鄙之臣,左右侍从、阴阳律历博学之士,以至钱谷小吏、治刑狱、使绝域者,莫不获尽其才,而各当其处。然此犹有所试,其功效著见,天下之所共知而信者。至于霍光,先无尺寸之功,而才气术数又非有以大过于群臣。而武帝擢之于稠人之中,付以天下后世之事。而霍光又能忘身一心以辅幼主。处于废立之际,其举措甚闲而不乱。此其故何也?
夫欲有所立于天下击搏进取以求非常之功者则必有卓然可见之才而后可以有望于其成。至于捍社稷、托幼子,此其难者不在乎才,而在乎节;不在乎节,而在乎气。天下固有能办其事者矣,然才高而位重,则有侥幸之心,以一时之功,而易万世之患,故曰“不在乎才,而在乎节”。古之人有失之者,司马仲达是也。天下亦有忠义之士,可托以死生之间,而不忍负者矣。然狷介廉洁,不为不义,则轻死而无谋,能杀其身,而不能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诗歌.docx
-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写作.docx
-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docx
-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docx
- 江西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 江西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诗歌.docx
- 江西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docx
- 江西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docx
- 陕西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 广东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docx
- 广东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名篇名句默写.docx
- 广东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 广东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
- 广东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 广东省部分地区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 湖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 湖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 湖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
- 高考热点素材积累:传统智慧,守正创新.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