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VIP

湖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

文言文阅读

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乌重胤,字保君,河东将承玭子也。少为潞牙将,兼左司马。节度使卢从史奉诏讨王承宗,阴与贼连。吐突承璀将图之,以告重胤,乃缚从史,帐下士持兵合护,重胤叱曰:“天子有命,从者赏,违者斩!”士敛手还部,无敢动。宪宗嘉其功,擢河阳节度使,封张掖郡公。

帝讨淮蔡诏重胤以兵压贼境割汝州隶其军与李光颜相持角。大小百余战,凡三年,贼平,再迁检校司空,进邠国公。徙横海军,建言:“河朔能拒朝命者,盖刺史失权,镇将领军能作威福也。使刺史得职,大帅虽有禄山、思明之奸,能据一州为叛哉?臣所管三州,辄还刺史职、各主其兵。”因请废景州。法制修立,时以为宜。

讨王延凑也,出屯深州,方朝廷号令乖迕,贼寝不制,重胤久不敢进。穆宗以为观望,诏杜叔良代之,以重胤为太子太保。长庆末,以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召至京师,改节天平军。文宗初,真拜司徒。李同捷请袭父位,帝方务静安,授同捷兖海,以重胤者将,兼节度沧景,以齐州隶军。未几卒,年六十七,赠太尉,谥懿穆。

重胤出行伍,善抚士,与下同甘苦。蔡将李端降重胤,蔡人执其妻杀之,妻呼曰:“善事乌仆射!”得士心大抵如此。待官属有礼,当时有名士如温造、石洪皆在幕府。既殁,士二十余人割股以祭。

子汉弘嗣爵,居母丧,夺为左领军卫将军,固辞,帝嘉许之。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卷九十六》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字母标号,每答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帝讨淮蔡A诏重胤B以兵压贼境C割汝州D隶其军E与李光颜相持角

1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吐突承璀将图之”的“图”与《烛之武退秦师》“唯君图之”的“图”意思相同。

B.“凡三年”的“凡”与《琵琶行》“凡六百一十六言”的“凡”意思相同。

C.“固辞”的“固”与《鸿门宴》“固不如也”的“固”意思不相同。

D.“帝嘉许之”的“许”与《齐桓晋文之事》“则王许之乎”的“许”意思不相同。

12.对文章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从史征讨王承宗,他暗中与敌人勾结,乌重胤联合吐突承璀捉拿了卢从史并震摄了想叛乱的士兵。

B.乌重胤敏锐地看到了刺史失去职权的弊端,把自己所管辖的三个州的权力还给了刺史。

C.因讨伐王延凑不力,乌重胤以山南西道节度使的身份被召回京城,改任天平军节度使。

D.乌重胤很得将士们拥护,他能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死后,有二十多位将士割下自己的大腿肉来祭奠他。

13.将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刺史得职,大帅虽有禄山、思明之奸,能据一州为叛哉?

(2)蔡将李端降重胤,蔡人执其妻杀之,妻呼曰:“善事乌仆射!”

14.《逸周书·谥法解》中说:“贤德信修曰穆;德政应和曰穆。爱人质善曰懿;爱民质渊曰懿;贤善著美曰懿……”请分析乌重胤死后被谥为“懿穆”原因。

湖南省株洲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①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选自《宋史·王安石传》,有删改)

材料二: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材料三:

夫议法度以授有司,此诚执政事也,然当举其大而略其细,存其善而革其弊,不当无大无小,尽变旧法以为新奇也。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苟有司非其人,虽日授以善法,终无益也。介甫所谓先王之政者,岂非泉府②赊贷之事乎?窃观其意,似与今日散青苗钱之意异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顾以此独为先务乎?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