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文化丨祠堂建筑的历史与规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宗祠文化丨祠堂建筑的历史与规制

如今南方地区,经济发达富裕,新的家族祠堂在江南大地拔地而

起。

但在祠堂营造中存在诸多问题,让人感到十分怪异,譬如祠堂建

筑与规制相悖或者在款式上和作法上出现了不伦不类的情况。

祠堂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探寻文明发展

历程不可或缺的宝贵实物资料,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

涵。

反映了传统思想和社会观念,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见证。

祠堂建筑以其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丰富多彩的形制风格,

成为反映传统建筑和构成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元素。

是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它包括建筑与建筑间

的组合形式和空间关系以及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构成关

系,我们要认真对待。

所以营造祠堂建筑必须了解古代祠堂建筑发展历史和规制,了解

祠堂营造的建筑风格与特点,才能修建真正美仑美奂的祠堂建筑。

在古代祠堂的建筑是有规制的。祠堂建筑始于西汉汉惠帝,到了

晋朝政府正式下令禁止祠堂的建造,此后祭于墓所的祠堂基本上绝迹。

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曹操受封为魏公,便以“魏公”的

身份建五庙,此举开创了魏晋以后官员按照官品等级建立家庙的先河。

北齐武帝河清三年(564)颁布的“河清令”规定,一、二品官可

拟诸侯建家庙,三、四、五品可拟卿大夫例建家庙,六、七品可拟士

例建家庙,而八、九品官与庶人则只能在寝堂祭祖。

到了隋唐时期,则规定五品以上的官才可以建家庙,而六品以下

官员至庶人只能“祭祖祢于寝”。

南宋朱熹在《家礼》设立祠堂制后,民间才有祠堂出现。直到明

嘉靖年间(约1526年)才允许民间建联宗之祠堂。明代祠堂大致分为

皇帝的太庙、品官家庙和庶民祠堂三种。

明廷有明确的规定,品官家庙为三进,第一进三间,第二进五间,

第三进三间,外加大门一座。

关于庶民祠堂的规制则简陋得多:“祠堂三间,外为中门。中门

外为两阶,皆三级。东曰阼阶,西曰西阶。阶下随地广狭,以屋覆之,

令可容家众叙立。又为遗书、衣物、祭器库及神厨于其东,缭以周垣,

别为外门,常加扃闭。”

同时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准许祠堂款式建三间九架,三品以下官员

只能建三间五架,这是法定的规制,清代学者任启运对祠堂前身即庙

制作注曾说:“庙外为门,中为堂,后为寝此言庙制也。一庙之外周

以垣,垣有门。”

可见庙制初定时,就已呈现院落式格局,建立了前堂后寝的空间

格局。后世祠堂基本按照这一方式布局,因此祠堂的形制,由其历史

演变过程,受社会、政治、自然环境、堪舆流派以及祭祀方式等因素

的影响。

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形制也有所不同。宗祠是

祖先崇拜的仪典性场所,作为一种崇祀性的礼制建筑,宗祠的格局要

适应仪典的需要,而这些仪典又有一定的规范,因此,宗祠的格局变

化不大,特别是它的中央主体部分,保持着一种由于功能而程式化的

空间。

宗祠一般为传统的内院式,多数为三进两院、中轴对称式布局,

由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为仪门(门厅)——拜殿(享堂或祀厅)——

寝室三进,两进院落的东西两侧为庑或厢房。

享堂为祭祖举行祭祀礼仪和宗族议事的场所;寝室用于供奉神主

(祖先牌位),有六院,十九厅堂组成。

主体建筑布列在中轴线上,偏房,廊庑布列两侧,左右对称,终

观全祠,高低错落,主次分明,规划统一,布局严谨。

不同的建筑,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布置,营造了不同的气氛,达

到某种精神境界或庄严肃穆或静谧悠然或高尚崇敬或小巧秀美。

有些支祠省去了仪门,规模一般要比总祠小些。但是庶民之家的

祠堂建筑,往往突破朝廷的规制,表现出僭礼逾制的共同倾向。

祠堂建筑风格与特点鲜明

一、选址

人们把祠堂风水的好坏看作是宗族兴衰的关键,所以新建祠堂选

置十分讲究,一般要求注意龙脉和生气来源,背山面水,明堂宽大,

方正,水口收藏,无冲突,无争斗等现象。

以及左右互衬,四势匀和。具有阴阳相济、虚实相生、刚柔互补、

方园相胜、小中见大等涵构。

其环境模式最好有四周群峰屏列,前有门户把守,左右护卫,后

有背山所倚的地貌,讲究山明水秀,地灵人杰,要求文运亨达,人丁

两兴。

按风水定律:“左环右抱必有气”。这是生气、灵气和福气择地

通常背实向虚,十分讲究方位,一般坐北朝或者坐西朝东,也有根据

特殊龙脉条件选择的其他方位的

文档评论(0)

150****76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