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关于文言文中的判断句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10页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课件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1页。
一、……者,……也。
这是古汉语里最典型的判断句式,它相当于现代汉语“……是……”。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教师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10页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课件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2页。
二、……,……也。
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来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记》)
——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苏洵《六国论》)
3.和氏璧,天下所供传宝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10页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课件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3页。
三、……者,……。
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停顿,在谓语不用“也”,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不过,这种句式比少。如:
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粮食是老百姓种的。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10页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课件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4页。
四、……,……者也。
在谓语后面“者也”连用,也相当于“……是……”。如: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司马迁《鸿门宴》)
——他是沛公车旁任警卫的樊哙。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城北的徐公是最美丽的人。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10页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课件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5页。
五、……,……。
主语和谓语后面都不用语气词,但仍然可译为“……是……”。如:
1.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贾谊《过秦论》)
——陈涉是以破瓦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的穷人家的儿子。
2.秦,虎狼之国。(司马迁《屈原列传》)
——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10页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课件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6页。
六、用“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魏学洢《核舟记》)
——中间那个戴高帽子有许多胡须的是苏东坡。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现在人家是刀板,我们是被人宰割的鱼肉,还辞别什么?
3.项燕为楚将。(司马迁《陈涉世家》)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10页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课件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7页。
七、用副词“乃、则、皆、诚、非”等表判断。如:
1.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人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立为国君,应当立为国君的是公子扶苏。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就是在岳阳楼上见到的雄伟景象了。
3.予购三百盆,皆病梅。(龚自珍《病梅馆记》)
——买了三百盆梅花,都是病病残的。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5.六国破灭,非兵不得。(苏洵《六国论》)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10页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课件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8页。
现代汉语中的“是”在文言文中,往往不作判断词用,而是指示代词。但也有少数“是”作判断词用。如:
1.作代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这”。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
——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10页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课件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9页。
2024-7-14
2024-7-14
感谢大家观看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10页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课件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10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