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中国多晶硅行业发展格局及重点企业分析
一、企业格局:行业集中度较高,企业格局较为稳定
多晶硅位于光伏产业最上游,通过化学反应从硅金属提炼出高纯度多晶硅,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行业壁垒较高,在企业竞争中整体呈现寡头垄断性的竞争格局。多晶硅市场企业主要包括生产企业包括通威股份、新疆大全、协鑫科技、新特能源、东方希望、江苏中能和亚洲硅业等企业。根据目前优质企业扩张情况,多晶硅产品第一梯队企业有通威股份、新疆大全、新特能源和协鑫新疆四家企业,从产能占比看通威股份大约占总产能的29%,新疆大全占比约为18%,协鑫科技占比约为16%,新特能源占比约13%。第二梯队企业有东方希望、江苏中能和亚洲硅业,以上三家企业产能占比约为20%,前七家企业产能占比达到95%以上,行业集中度较高,同时受到行业高纯度要求、高设备投资及较长的扩产周期影响,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多晶硅位于光伏产业最上游,通过化学反应从硅金属提炼出高纯度多晶硅,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行业壁垒较高,在企业竞争中整体呈现寡头垄断性的竞争格局。多晶硅市场企业主要包括生产企业包括通威股份、新疆大全、协鑫科技、新特能源、东方希望、江苏中能和亚洲硅业等企业。根据目前优质企业扩张情况,多晶硅产品第一梯队企业有通威股份、新疆大全、新特能源和协鑫新疆四家企业,从产能占比看通威股份大约占总产能的29%,新疆大全占比约为18%,协鑫科技占比约为16%,新特能源占比约13%。第二梯队企业有东方希望、江苏中能和亚洲硅业,以上三家企业产能占比约为20%,前七家企业产能占比达到95%以上,行业集中度较高,同时受到行业高纯度要求、高设备投资及较长的扩产周期影响,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从生产工艺流程看,多晶硅生产工艺主要有西门子法、改良西门子法和硅烷流化床法。其中,西门子法是多晶硅原有生产工艺,是以氢气还原高纯度三氯氢硅。改良西门子法是目前国内外最主流的多晶硅生产工艺,自西门子法改良而来,其主要是在西门子法基础上增加了尾气回收和四氯化硅氢化工艺,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闭路循环,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改良西门子法在安全性上远超硅烷流化床法,短期内成本也低于硅烷流化床法。而硅烷流化床法是以四氯化硅、氢气、氯化氢和工业硅为原料在流化床内高温高压下生成三氯氢硅等。改良西门子法是目前多晶硅行业主要生产工艺,通威股份、新疆大全、新特能源等企业均采用该方面生产多晶硅,而硅烷流化床法目前仅有协鑫科技取得技术突破,处于客户适用阶段,行业整体尚未大规模应用。
从生产工艺流程看,多晶硅生产工艺主要有西门子法、改良西门子法和硅烷流化床法。其中,西门子法是多晶硅原有生产工艺,是以氢气还原高纯度三氯氢硅。改良西门子法是目前国内外最主流的多晶硅生产工艺,自西门子法改良而来,其主要是在西门子法基础上增加了尾气回收和四氯化硅氢化工艺,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闭路循环,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改良西门子法在安全性上远超硅烷流化床法,短期内成本也低于硅烷流化床法。而硅烷流化床法是以四氯化硅、氢气、氯化氢和工业硅为原料在流化床内高温高压下生成三氯氢硅等。改良西门子法是目前多晶硅行业主要生产工艺,通威股份、新疆大全、新特能源等企业均采用该方面生产多晶硅,而硅烷流化床法目前仅有协鑫科技取得技术突破,处于客户适用阶段,行业整体尚未大规模应用。
二、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加速扩产,多晶硅盈利能力增强
通威股份成立于1995,早期致力于饲料加工行业,2008年2月1日收购了四川永祥股份的50%股权。同年7月,永祥公司一期多晶硅项目200吨多晶硅生产线试产,标志着通威股份生产出了第一批多晶硅产品。2016年5月向通威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合肥通威100%股权,至此公司正式整合了“硅料+电池+光伏电站”新能源业务。随后,通威股份不断加快多晶硅产品扩产步伐。2017年3月,公司投建了年产5万吨的高纯多晶硅项目;2018年四季度,公司在包头、乐山的高纯多晶硅项目1期投产;2022年8月,公司计划在包头、保山各建年产20万吨的高纯晶硅及配套项目,单项目投资金额预计140亿元,规划将于2024年内竣工投产;2022年9月,公司宣布将在盐城市投资25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截止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高纯晶硅年产23万吨产能。公司公告显示,通威股份计划到2023年,公司硅料产能规模达到22-29万吨。
通威股份成立于1995,早期致力于饲料加工行业,2008年2月1日收购了四川永祥股份的50%股权。同年7月,永祥公司一期多晶硅项目200吨多晶硅生产线试产,标志着通威股份生产出了第一批多晶硅产品。2016年5月向通威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合肥通威100%股权,至此公司正式整合了“硅料+电池+光伏电站”新能源业务。随后,通威股份不断加快多晶硅产品扩产步伐。2017年3月,公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