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胡 克 定 律 教 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胡克定律的表达式并熟练运用胡克定律来解决问题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
胡克定律的表达式三、教具
演示胡克定律用的带长度刻度的木板、弹簧、钩码等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图示法五、教学过程
(一)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弹簧秤在称量不同重物的时弹簧伸长量不同
不同弹簧秤在称量相同重物时的弹簧伸长量也不同
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和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二)实验探究
将弹簧挂起来,测出弹簧的原长 ,然后在弹簧上分别挂上质量不同的勾码,将全班分为两大组,两组用硬度(劲度系数)不同的弹簧做实验,组内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并得出结论。
将弹簧挂起来,测出弹簧的原长 ,然后在弹簧上分别挂上质量不同的勾码,
并分别用刻度尺测出弹簧伸长以后的长度
并分别用刻度尺测出弹簧伸长以后的长度l,根据x=l- ,算出对应的伸长
初态指针对应的刻度(cm)指针所指刻度(cm)
初态指针对应的刻度(cm)指针所指刻度(cm)
弹簧伸长量(cm)
弹簧弹力(N)
图像处理:
通过图像观察,在误差范围内,弹力F与伸长量X成正比(F与x的比值为定值,即直线斜率一定),不同硬度的弹簧下直线斜率不同。
推导得:F=kx
说明:1.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生活中弹簧的“软”“硬”,指的就是他们的劲度系数不同
(三)介绍胡克定律发展历史
胡克定律是由英国力学家胡克(RobertHooke,1635-1703)于1678年发现
的,胡克提出该定律的过程颇有趣味,他于1676年发表了一句拉丁语字谜,谜面是:ceiiinosssttuv。两年后他公布了谜底是:uttensiosicvis,意思是“力如伸长(那样变化)”,这正是胡克定律的中心内容。实际上早于他1500年前,东汉的经学家和教育家郑玄(公元127-200)为《考工记·马人》一文的“量其力,有三钧”一句作注解中写到:“假设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驰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正确地提示了力与形变成正比的关系,而郑玄的发现要比胡克要早一千五百年。因此有物理学家认为胡克定律应称之为“郑玄-胡克定律”。
强调科学精神
起初,胡克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弹簧上所加重量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随后通过多次实验最终验证自己的猜想:力如伸长。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作出对问题的猜想,并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