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 6.2手太阴肺.pdfVIP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 6.2手太阴肺.pdf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手太阴肺

“是动病”原文

《灵枢·经脉》篇:“手太阴肺

经……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缺

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一)肺经是动病病证的症候分析

1.肺经是动病的病位在肺:肺经是动病

描述了一组以喘咳为主症的肺系疾患。《铜

人》注:“膨膨,谓气不宣畅也。”“肺胀

满”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主要指胸闷、憋气

、气短、动则气急而言,是肺气郁闭的指征

“膨膨而喘咳”形容咳喘时声音洪亮有

力,是肺失肃降所致。“缺盆中痛”缺盆指

肺尖部,这里主要是描述因肺而病,出现的

胸痛,也是肺气不得宣畅的症候之一。此三

组症候均明显标志病位在肺。

2.肺经是动病的性质为实:肺经是动病描述

了一派肺经实证、热证、表证的症候群。张

景岳释:“肺脉起于中焦,循胃口上鬲属肺

,故病如此。按至真要大论列此病于少阴司

无之下,以热淫所胜,火克金也”。

在肺经是动病的症候不论是“肺胀满”

“膨膨而喘咳”还是“缺盆中痛”都说明了

:正气尚存,邪气壅盛,肺气郁闭,升降失

司是该阶段的主要病机。因此,肺经是动病

的性质属热属实。

3.肺经是动病的病变转化:肺经是动病治疗

不当或误治,会导致疾病的演变,经云:“甚则

交两手而瞀”。陈璧疏说:“瞀,音茂,眼花迷

乱。”张隐庵曾云:“瞀,睡貌。甚则交两手而

瞀,此为臂气厥逆之所致。盖三阴三阳之气,各

循手足之经,气逆于外,而病见于内也。”

肺经是动病发生了“肺胀满,膨膨而喘咳,

缺盆中痛”等症,如治疗不当,继续发展严重了

会出现两手交叉于胸部,视物模糊,甚至昏厥。

病在于内,而气逆于外则发臂厥。张景岳释:“

瞀,木痛不仁也。手太阴肺由中府出腋下,行肘

臂间,故为臂厥。”肺朝百脉,肺经循于上臂,

肺气郁闭,不得宣泄,经气厥逆,不达四末,则

发生臂厥。

4.肺经是动病的临床表现:胸闷、憋气、

动则气急;缺盆中痛或胸痛;咳嗽、喘息声粗

有力;应该伴有发热、口渴、面红、气粗、溲

黄、便秘、舌红、苔黄等实热症候。疾病严重

时,可出现视物模糊、意识恍惚甚至昏厥。因

为肺之经气厥逆,还可以出现手臂麻木不仁、

无脉、手腕不收、手臂逆冷等症。

5.肺经是动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疾病:根

据肺经是动病的病位、疾病性质和临床表现,可

见于现代医学的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哮喘性

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感染、肺脓疡

等病。所谓“交两手而瞀”,类似于现代医学肺

源性脑病或肺脑综合征。其“臂厥”之证相当于

现代医学的无脉症、雷诺氏征、臂丛神经损伤等

症。

(二)肺经是动病病证的临床证治

咳嗽

1.治则

宣肺止咳。

2.配方

鱼际、列缺、孔最、肺俞、大椎(刺

络)。

3.操作

鱼际直刺0.5~1寸,施捻转泻法30秒;列

缺逆经斜刺0.5寸,施捻转泻法30秒;孔最直

刺1~1.5寸,施捻转泻法30秒;肺俞向脊柱

正中线方向斜刺1寸,施捻转补法1分钟;大

椎用三棱针点刺3~5点,加闪火罐,至出血

3~5毫升为度。

4.方义

鱼际肺经荥穴,取之宣肺泻热;列缺

肺经络穴,用以表里同治,宣肺通肠;孔最

肺经郄穴,郄治急病;肺俞背俞穴,补益肺

气;大椎泻热之要穴,主祛风泻热。

喘

1.治则

降气平喘。

2.配方

大杼至膈俞七穴针刺;风门、肺俞

、膈俞刺络。

3.操作

膀胱经第一侧线,大杼至膈俞直刺或

向正中线斜刺1~1.5寸,施捻转补法1分

钟;风门、肺俞、膈俞用三棱针点刺3~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翰林大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文案个性定制,计划书、方案、策划书专业撰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