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附件2
(■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2024年6月18日
说明
1.标准编制说明的封面
(1)标准名称。应在封面靠上居中位置,与标准稿名称保持一致。字体字号为
方正小标宋二号。
(2)标准文稿版次。在标准名称下方“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前的方
框凃选其一,例如“■征求意见稿”。字体字号为仿宋三号。
(3)标准编制组。在封面靠下居中位置。字体字号为仿宋三号。
(4)编制日期。编制日期为本阶段完成的日期,以数字格式书写,字体为宋体,
字号为三号。如:“2020年3月30日”。
2.标准编制说明的正文
(1)正文页边距为上3cm、下2.6cm、左2.8cm、右2.6cm。
(2)正文标题,一级标题用黑体三号字,二级标题用楷体三号字不加粗。三级、
四级标题用仿宋GB-2312三号字不加粗。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为“一、”“(一)”“1.”“(1)”
标注。
(3)正文中文字体字号为仿宋GB-2312三号字,数字、字母等西文字体为宋体
三号字,段落行距为28磅,首行缩进2字符。
3.编制说明的内容
(1)应按照格式要求逐条说明,不涉及的填“无”。
(2)应根据工作进度不断补充完善,工作过程有连续性。
(3)编制说明不是对标准内容的复制。
(4)应关注强制性标准的依据、修订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比对、标准实施过渡
期、强制性标准实施政策等重要内容的编写,详见下文模板。
4.其他
(1)编制说明内容模板中的斜体文字内容为参考,正式提交后应删除。
(2)编制说明应正反面打印。本说明保留,打印首页反面。
(3)页码从第三页开始编,起始页码为“1”,页码为五号宋体。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强制性标准整合精
简结论的通知》(国标委综合函〔2017〕4号)的要求,国家标
准《氯气安全技术规范》的制订由应急管理部归口,计划编号
为Q-450,项目周期16个月,应急管理部委托
TC288/SC3(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会)
组织起草和审查。
(二)制定背景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氯气生
产和消费国,年氯气供应量超过3000万吨,占世界氯供应总
量的40%以上。涉及生产200余种氯产品,除占比最大的PVC
(占比40%)外,还生产漂白消毒剂、环氧化合物、甲烷氯化
物、高分子氯化聚合物、光气/异氰酸酯、氯代芳烃等20多个
系列200余种产品。氯气具有剧毒、强腐蚀性、强氧化性等危
害特性,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氯气在生产、储存和应
急处置等过程中,可能发生中毒、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
一旦发生事故处置难度高,直接影响公共安全与社会安定。近
年来,国内外相继发生多起涉氯气生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巨
大,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全社会对事故的容忍度不断降低,
对安全生产要求不断提高,氯气生产和使用氯气的化工企业内
外部条件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原有的《氯气安全规程》(GB
11984-2008)、《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AQ3014-2008)等
标准已经难以适应,因此有必要将有关标准修订整合为《化工
1
企业氯气安全技术规范》,对有效管控氯气生产、储存重大安
全风险,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对规范氯气生产、储存、应急
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三)起草小组人员组成及所在单位
根据立项计划,2021年7月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北京
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牵头负责本文
件的制定工作,山东省化工安全科学研究院、中国氯碱工业协
会、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山东省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协会、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杭州电化
集团有限公司等参加标准的编制工作。
(四)主要起草过程
1.调研阶段(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