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范文.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

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尼各

马可伦理学》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1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作的伦理学著

作,约公元前330年左右成书。是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正好也是我

喜欢的庄子生活的年代,看来在这个年代东西方同一时期都出现了著

名的哲学家,这真的是很有趣的研究课题。这本书是李柘远推荐的书

单,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会阅读这位耶鲁哈佛毕业生所推荐的书来

读,并且写心得。

书中阐述:“人生最高目的是求得至善,至善就是幸福。”我觉

得与我的理念相类似,我希望余生能够拥有纯净的灵魂活着!

“认为人只有依靠理性的指导,慎思明辨才能判断是非善恶。”

这一点我觉得与老庄的道家思想类似,拥有理性的道,就能活得超脱!

何为“玄思”?指不着实际的空想。我觉得人有时候应该具有空

想的念头,好像那些发明多数就是如此诞生的!

我只看了该书的前四卷,看得有一点出戏、不能够很好的看进去,

觉得老庄的思想更能让我看进去,因为他们所讲述的小故事有趣、又

有道理,而看该书就有些乏味,勉强看过之后觉得跟老庄的思想都是

差不多的,人研究哲学,我认为就是为了让人能够认识自然规律、现

实规律,然后更好的活下去也便是了!

读了该书我感觉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人只有在多学习思考的基

础之上,然后具有理性思维,这样才能更好的具有感性思维处理自己

的一切事情,所以以后的我要多学习,让自己多具备理性的思维,余

生能够幸福健康的活着就可以了!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2

《尼各马可伦理学》其实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毕竟它只是尼

各马可根据父亲——亚里士多德的授课讲义整理而成的。所以亚里士

多德才是这本堪称西方伦理学开山之作的真正作者,而尼各马可只能

算是编者。

亚里士多德其人履历惊人、师从名师、桃李满园,其中不乏当时

雅典最有权势的人。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师傅。他还

是最伟大、最博学的科学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几乎对每个

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写作涉及到

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

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等多个方面,是西方哲学

第一个广泛系统。

那这样的一个亚里士多德,讲义中的伦理学究竟是怎样的呢?很

多评议不是说“这本书探讨了道德行为发展的各个环节和道德关系的

各种规定等问题,是西方伦理学史上第一部伦理学专著,书中系统阐

述的德性在于合乎理性的活动等观点,成为西方近现代伦理与思想的

主要渊源之一。”就是说“在书中,作者系统地阐述了善、道德德性、

行为、公正、理智德性、自制、快乐、友爱、幸福等概念,其中不乏

精辟的思想和精彩的论述。”但我觉得,虽然思想精辟、论述精彩但

亚里士多德的表述方式实在令人不喜,使人读之无味,理解起来也稍

显困难。可能是因为这是他授课讲义的缘故,很多思想不显于表,需

要深入探讨和详细讲解。这也是他所创的一种特殊文体——亚里士多

德式论说文体。然而,亚里士多德既非我们的.讲师,又已逝去多年,

却是不能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了。

再讲《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本身吧,其中的幸福观最令我有所

感触。首先亚里士多德就在这本书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极端重要的问

题:什么是人的善?这个问题在经过考察展开后变成了:什么是幸福?

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现实的德性活

动”,并在第一卷和最后一卷都对其有所论述。他先用苏格拉底的

“善”来引入,并用其作为自己研究幸福的逻辑起点。苏格拉底的

“善”是具体多样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中,

以研究人的善为主要内容,并从人的行为着手。在他看来,“善”分

为外在的善、身体的善、灵魂的善三类,而“至善”则是这三类“善”

的有机结合,是善的顶点。这些善的行为品质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体

现,所以只有达到了至善的境界,人们才能拥有完满的幸福,而每一

次善的行为,就是靠近幸福的机会。

行为是一种实践性的现实活动,所以幸福又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现

实活动。所谓“德性”,既有后天教育培养出的理性德性,又有后天

风俗习惯熏陶而来的伦理德性。人通过德性而享有的幸福生活才是最

持久、最具荣耀的,也是最为巩固的。所以,只有养成并实践良好德

文档评论(0)

单元金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