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pdf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与反思第【1】篇〗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深入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深入理解是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查找有关诗人、时代背景、其他描写战争诗的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诗文。

3、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乐府诗《十五从军征》,让我们体会到了

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跟战争有关的边塞

诗《出塞》。(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复习方法,交流资料

1、复习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有一个把古诗学好学透的

方法,谁来说一说是什么内容?(生叙述)。

2、交流资料:

(1)介绍作者。

(2)明确背景。

(三)讨论探究,拓展理解。

1、出示全诗,整体感悟。

2、运用学法,小组探究。

3、分句汇报,品味诗句。

A、汇报前两句

(1)说清诗意,体会诗情。

思考:为什么要提到秦汉时的明月和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带给你什么感觉?

(2)反复吟咏,熟读成诵,升华诗情。

(3)拿出摘录笔记,记录诗句,养成积累的习惯。

(4)联系课外,链接知识。

B、汇报后两句

(1)汇报方法同上:读、背、摘录、板书。

(2)看教材“我的视角”中丁丁的话,了解诗中引用的典故“龙

城飞将”。

二、(一)凭借情境,升华诗情。(出示课件)

让我们再看全诗,大声诵读一边,再来体会作者之情。

(二)回味诵读,深入品味。(再出示课件)

学生诵读,练背。

三、(一)解决书后练习题,对比本课两首描写战争的古诗各自的

感情基调。

(二)再看“我的视角”,解决冬冬的问题,理解多数古人选择战

争题材写诗的原因。

四、日积月累,课外延伸。

收集王昌龄其他描写战争的古诗,还可以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战争

的古诗。

《出塞》作为一篇古诗,是从战争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任

用英勇善战的名将镇守边关,以消除边患的感情。今天这堂课,总的

来说是按照预设上完了,总的感觉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收到了

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从预设角度上来看。我一直思考,语文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是字

词,句子,学习方法?还是一首诗,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从教以来,我

认为,语文应该是深度的思考和广度的吸纳,语文的课堂应该成为学

生的流动图书馆。于是,我想通过一堂课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学元素。

《出塞》是七绝诗的压卷之作,是唐边塞诗中的一朵奇葩,因此,

在教学这首诗的时候,应该将其融在边塞诗中去体会。因此,教学的

破题,我选择“塞”字为突破口,打开边塞之门,直观地感知边塞环

境之恶劣、生活之艰苦、战事之频繁、生死之惨烈。为学习诗歌,培

育好一个深沉凝重的基调。学生的直观感知,是通过古诗词典型句子

和边塞图片直观去体会,以诗解诗,对于我们班学生的整体水平来说

或许稍难,但我预设之初是非常想做这样一个尝试的。

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把诗读熟,初步体会诗歌大意,从戍边而引

出“万里长征”,进而在体会万里长征时,从时间长去感知征人生活

的艰难、惨烈、悲壮,在深究征人“人未还”的根由时,体会征人不

能回的事实,同情征人的生活。最后再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

马度阴山。”的诗句中,一层层地体会征人出征的豪迈;诗人对和平的

憧憬和对朝庭的不作为的无奈。通过分析,去体会。然后再通过朗读

去体悟。

课堂安排很紧凑,环环相扣,课堂语言的设计也很精美细致,但

正是由于预设的东西太多,整堂课似乎都变成了教师的舞台,学生的

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了。这堂课课堂容量很大,大到似乎已经超出了

学生的接受范围。以致于课文后面接连几次教师的激情引读都没能引

读出学生最有感情的朗读。

我想说的是对于课堂预设和生成的问题。本课教学我的失误在于

注重了课堂

文档评论(0)

nicechun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