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太宗为元帅以击薛仁呆(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VIP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太宗为元帅以击薛仁呆(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2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太宗为元帅以击薛仁呆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凡追奔逐北,须审真伪。若旗齐鼓应,号令如一,纷纷纭纭,虽退走,非败也,必有奇也,须当虑之。若旗参差而不齐,鼓大小而不应,号令喧嚣而不一,此真败却也,可以力逐。法曰凡从勿敌人或止于路则虑之。

(节选自《百战奇略·逐战》)

材料二:

太宗为元帅以击薛仁呆,相持于折城,深沟高垒者六十余日。贼众十余万,兵锋甚锐,数来挑战,太宗按甲以挫之。贼粮尽,其将牟君才、梁胡郎来降。太宗谓诸将军曰:“彼气衰矣,吾当取之。”遣将军庞玉先阵于浅水原南以诱之,贼将宗罗睢并军来拒,玉军几败。既而太宗亲御大军,奄自原北,出其不意。罗望见,复回师相拒。太宗将骁骑数十入贼阵,于是王师表里齐奋。罗大溃,斩首数千级,投涧谷而死者不可胜计。太宗率骑二十余直趣折以乘之,仁呆大惧,婴城自守。将夕,大军继至,四面合围。诘朝,仁呆请降。

既而诸将奉贺,因问曰:“始大王野战破贼,其主尚保坚城,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罗睢恃往年之胜,兼复养锐日久,见吾不出,意在相轻。今喜吾出,悉兵来战,虽击破之,擒杀盖少。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呆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且其兵众皆陇西人,一败披退,不及回顾,散归陇外,则折自虚,我军随而迫之,所以惧而降也。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获贼兵精骑甚众,令仁呆兄弟及罗等领之。太宗与之游猎驰射,无所间然。贼徒荷恩慑气,咸愿效死。

(节选自《旧唐书·太宗本纪》)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法曰A凡从B勿怠C敌D人E或止F于路G则虑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薄,指迫近,与《陈情表》中“日薄西山”的“薄”意思相同。

B竟,指竟然,与《项脊纤志》中“何竟日默默在此”的“竟”意思相同。

C.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与《孔雀东南飞》中“仰头相向鸣”的“相”意思不同。

D.及,指赶得上、比得上,与《离骚》中“及行迷之未远”的“及”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敌军败逃,不要急于追击,要先通过军旗是否整齐,鼓声是否协调等来判断真伪,再采取相应措施。

B.唐太宗率军与薛仁果在折城相持多日,面对敌军精兵来犯,太宗高筑营垒,按兵不动来挫败敌军气势。

C.贼将因缺粮前来投降,唐太宗立即出击,与庞玉在浅水原里应外合,使宗罗全军溃败,死伤不计其数。

D.唐太宗获得贼寇很多精锐骑兵,仍令薛仁果兄弟及贼帅宗罗等率领,太宗与他们游猎骑射完全没有隔阂。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太宗率骑二十余直趣折以乘之,仁杲大惧,婴城自守。?

译文:

(2)贼徒荷恩慑气,咸愿效死。?

译文:

14.简要说明太宗率轻骑“追奔逐北”的原因。(3分)?

【答案解析】

10.ACG

【解析】句意:兵法说:“凡是追击撤退之敌不可懈怠麻痹,如果敌人有的中途停驻不走,就要考虑是否另有阴谋。”“曰”后面是兵法内容,断开;“敌人”作主语,前面断开;“则”是表示另起内容,前面断开。

11.B

【解析】B项,“何竟日默默在此”的“竟”是“从头至尾”,“竟日”是“整天”,两词意思不同;C项,“仰头相向鸣”的“相”为“互相”,两者不同;D项,“及行迷之未远”的“及”为“趁着”,两者不同。

12.C

【解析】C项中“立即出击”错,是先派庞玉到浅水原诱敌,在庞玉几乎被打败的时候,太宗才出击。

13.(1)太宗率领二十多个骑兵径直奔赴折墌城追逐敌军,仁杲十分恐惧,环绕城池守卫。(定语后置句式、“趣”“婴”各1分,句意1分)

(2)投降的贼将们承蒙恩惠并害怕太宗的威势,都愿意以死报效(效力至死)。(“荷”“慑”“效死”各1分,句意1分)

14.①随机应变,把握战机。②敌军伤亡不大,不能任其休整。③城池空虚,适合围攻,迫其投降。(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大凡是追击败逃的敌人,必须仔细了解对方败逃的真假。如果敌人军旗整齐有序,鼓声呼应协调,指挥号令统一,队伍看似混乱实则组织有序,虽然后退逃跑,却并不是真正的败退,其中一定有奇谋异策,对此必须慎重考虑。倘若敌人军旗参差不齐,鼓声大小错乱不协调,指挥号令喧闹不统一,这才是真正的败退,应当全力以赴地进行追击。兵法说:“凡是追击撤退之敌不可懈怠麻痹,如果敌人有的中途停驻不走,就要考虑是否另有阴谋。”

材料二:

太宗担任元帅攻击薛仁杲,两军在折墌城相持不下,双方挖深沟筑高营垒相持六十多天。贼寇有十多万

文档评论(0)

shlyc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