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2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勾践见怒蛙而式之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二十一年七月,越王复悉国中士卒伐吴。会楚使中包胥聘于越,越王乃问包胥曰:“吴为不道,残我社稷,夷吾宗庙,以为平原,使不得血食。吾欲与之徼天之中,惟是兵革卒伍既具无以行之诚闻于战何以为可?”申包胥曰:“夫战之道,知为之始,以仁次之,以勇断之。君、将不知,即无权变之谋,以别众寡之数;不仁,则不得与三军同饥寒之节,齐苦乐之喜:不勇,则不能断去就之疑,决可否之议。”于是越王曰:“敬从命矣。冬十月,越王乃请八大夫,曰:‘吾问于申包胥,即已命孤矣。敢告诸大夫,如何?”大夫曳庸曰:“审赏则可战也。审其赏,明其信,无功不及,有功必加,则士卒不怠。”王曰:“圣哉!”大夫苦成曰:“审罚则可战。审罚,则士卒望而畏之,不敢违命。”王曰:“勇哉!”大夫文秭曰:“审物则可战。审物,则别是非;是非明察,人莫能惑。”王曰:“辨哉!”大夫范蠡曰:“审备则可战。审备慎守,以待不虞。备设守固,必可应难。”王曰:“慎哉!”大夫皋如曰:“审声则可战。审于声音,以别清浊。清浊者,谓吾国君名闻于周室,令诸侯不怨于外。”王曰:“得哉!”
(节选自《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第十》)
材料二:
越王勾践见怒蛙①而式②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蛙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有勇者乎!”是岁,人有自到死以其头献者。故越王将复吴而试其教:燔台而鼓之,使民赴火者,赏在火也;临江而鼓之,使人赴水者,赏在水也;临战而使人绝头刳腹而无顾心者,赏在兵也。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注】①怒蛙:肚子鼓胀起来的蛙,像发怒的样子,故称怒蛙。②式:同“轼”。此处为动词,以手抚轼,为古人表示尊敬的礼节。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惟是A兵革卒伍B既具C无以D行之E诚闻F于战G何以H为可?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聘,在文中指诸侯派大夫出访其他诸侯;现在常用来指聘请、女子出嫁等
B.夷,指拉平、铲平,与李斯《谏逐客书》“包九夷”中的“夷”意思不相同
C.断,指决断、决定,与《短歌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中的“断”意思相同。
D.何为,为什么,“大王来何操”中的“何操”表示拿着什么,两者句式结构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勾践二十一年七月,勾践与楚国使者申包胥就战事进行了探讨;冬十月,勾践又与八位大夫讨论战前准备,勾践灭掉吴国的迫切心情跃然于纸上。
B.申包胥认为战争之道在于智慧、仁爱和勇敢。没有了智慧,无法根据敌我力量的悬殊来采取不同的策略;没有了仁爱,不能和全军将士同甘共苦。
C.大夫苦成认为严明刑罚,士兵就会望而生畏,不敢违抗命令;大夫文种认为明察事物能分辨是非,别人就无法迷惑他。越王对两者的说法褒贬不一。
D.韩非子认为越王勾践把他的台榭放火焚烧而击鼓令人前进,和在江边击鼓令人前进,人们听命是因为奖赏;到战争时人们无反顾之心,也是因为奖赏。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问于申包胥,即已命孤矣。敢告诸大夫,如何?(4分)
译文:
(2)审备慎守,以待不虞。备设守固,必可应难。(4分)
译文:
14.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指伏轼致敬)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3分)
【答案解析】
10.CEG(“惟是兵革卒伍既具”讲勾践的准备工作,“兵革卒伍”作主语,“既具”作谓语,应在C处断开;“行”作谓语,“之”作宾语,应在E处断开;“于战”作“诚闻”的后置状语,故应在G处断开。故选CEG。
11.C(A项,正确。B项,正确。铲平,毀灭/泛指我国少数民族。C项,错误。决断、决定/中止,中断,断绝。D项,正确。都是宾语前置故选C。)
12.C(“越王对两者的说法褒贬不一”错,原文是“大夫苦成曰王曰:‘勇哉!’大夫文种口:.王曰:‘辨哉!,可见越王对两者的说法都认可。)
13.(1)我向申包胥请教/询问了(伐吴之事),他已经指点/指教过我了。冒味地让诸位大夫来告诉我,你们看怎么样/怎么办?(“命“敢*如何“各1分,句意1分)
(2)周密地准备,謹慎地防守,(这样)来应付意外/没有料想到的事件发生。战备完备防守牢固,就一定可以应付危难了。(“审”“不虞”“应难”各1分,句意1分)
14.①原因:认为青蛙有充足的勇气。②目的:以此激励越国将士奋勇征战不怕牺牲。(3分,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二十一年七月,越王又发动全国的士兵进攻吴国。正好楚国派申包胥到越国访问,越王就问申包胥说:“吴国做了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