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十八)
课时作业(二十八)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2·合肥市高三质量检测]鸦片战争期间,姚莹认为此时夷务关重,制造大号战
船,实为要著”,并建议造大舰必先储费,工价非倍于常例不可.而造船之人,又必习知洋面
攻战者亲督之,乃能有用……庶可制敌取胜”.据此可知,姚莹()
A.为洋务运动提供了理论源泉
B.意识到了制海权的重要性
C.预见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必然
D.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2.[2022·高考山东卷,5]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
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学东渐”的深入
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思想解放的推动
3.[2022·四川省广元市高三统考]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提出,历代备
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列强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
计,中国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强敌.这反映了()
A.清政府认识到大变局的本质
B.清边防开始从陆地转向海洋
C.其经世致用和革新图强意识
D.李鸿章应对变局的正确方法
4.[2022·昆明市三诊一模”]19世纪60年代,冯桂芬在观察国际局势后指出:(中
国)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并提出采西学
之善法.法苟不善,虽古先吾斥之;法苟善,虽蛮貊吾师之.”这种认识()
A.超越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B.摆脱了夷夏观念的束缚
C.意在学习西方近代法律体系
D.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5.[2022·四川省内江市高三模拟考试]甲午中日战争前,没有人敢攻击儒学的核心—
—三纲五常,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大胆地批判三纲、汉学、宋学.这表明()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B.维新派彻底的反封建态度
C.康梁找到中国落后根源
D.社会危机引起思想变局
6.[2022·宜春市高三模拟考试]《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一书中写道:甲午
战败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唯一值得中国人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
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这反映出()
A.维新变法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B.社会各阶层向日本学习的热情
C.近代中国人探索救亡道路的深化
D.甲午战争增强了中国民族自尊
1/4
第1页共4页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十八)
7.[2022·雅安市诊断性考试]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刊文指出,汉代有与西
方议会相似的制度.汉制议员多至数十人,其数与西国同;不属署,不直事”,其职与西国同;
国有大事,乃承问会议,则其开院之例与西国同.这一言论()
A.推崇了西方民主共和政体
B.分析了中西方政治优劣
C.固守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
D.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8.[2022·达州市高三诊断性测试]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中认为,人类社会伦
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严复选译了其中的导言和第一部分,命名为《天演论》,认为进化是
生物界和人类社会共通的客观规律,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材料旨在说明()
A.严复选译存在断章取义
B.严复赋予了进化论特殊的政治色彩
C.赫胥黎的研究有待深入
D.《天演论》未改变赫胥黎原著本意
9.[2022·广西北海市模拟]孙中山在一次谈话中言及农民每年的所得不到自己收获的
一半,农民十分贫困.因此他认为,如果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也必然会大增.这表明孙中山()
A.倡导实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B.已产生平均分配土地的设想
C.已认识到农民遭受剥削的根源
D.时刻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第7讲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pdf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第8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pdf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第8讲 气压带和风带.docx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第8讲 气压带和风带.pdf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第8讲.pdf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pdf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第9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df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第9讲 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docx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第9讲 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pdf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第9讲 气压带和风带.pdf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十二).pdf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十九).pdf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十六).docx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十六).pdf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十七).docx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十七).pdf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十三).pdf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十四).pdf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十五).docx
-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十五).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