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2/NUMPAGES2
选一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原始社会(部落→部落联盟)禅让制
含义:新首领由老首领考察德才或由部落内部民众选举而产生。(原始民主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二)早期国家
1.地位: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2.表现:(1)夏朝:王位世袭制
(2)商朝:①中央: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物的官吏。②地方:内外服制
实施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统治者没有能力对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
(3)西周
①分封制:分封制源于商代的内外服制。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
例题:明初朱元璋分封诸王时,宗藩分布于全国各处战略要地。明中后期,藩王则主要就封于物产丰富的河南与湖广地区。据统计,有明一代就藩的50位亲王中,12位在河南,19位在湖广。这反映了明代(A)A.分封宗藩的目的有所调整
例题:明初朱元璋分封诸王时,宗藩分布于全国各处战略要地。明中后期,藩王则主要就封于物产丰富的河南与湖广地区。据统计,有明一代就藩的50位亲王中,12位在河南,19位在湖广。这反映了明代(A)
A.分封宗藩的目的有所调整
B.统治中心的变化
C.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的改变
D.君主专制的强化
②宗法制:宗法制也源于商代,商代晚期就已经实行嫡长继承制了。
③礼乐制
3.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局面。
(2)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3)地方权力较大,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利的高度集中。
原因:①商朝时期神的意志起到了巨大作用,迷信色彩浓厚;统治者以神权强化王权。
②封国自主权较大,天子对诸侯领地并无实际统治权;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周的文化习俗在不断传播和影响着诸侯国。
(4)稳定延续: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
(5)农业经济发达:大河(农耕)文明典型代表。
(6)青铜文化发达。
4.原始民主制
厉王弭谤→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共和行政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并发展的原因、特征、影响
A.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中央集权的保护。
(2)政治上,地主阶级巩固统治地位的需要,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3)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4)自然环境上,疆域辽阔,需要中央集权政权进行管理。
(5)直接条件,秦的强大与统一的完成以及后世的沿用。
B.特征:
(1)矛盾: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2)趋势:削弱相权,强化皇权;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C.影响:
(1)积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华文化的延续和传播。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2)消极影响:
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现象;
思想专制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2.内容
(1)皇帝制度
(2)三公九卿制度、廷议制度
(3)郡县制
(4)文书制度→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专制主义(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1)在中央:实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军国大政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行政效率高;同时能互相牵制,相互配合,防止臣下专权。
(2)在地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中央对地方管理日趋严密,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3)实质:君主专制,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4)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色彩。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
(一)汉初:承袭秦制
1.中央:三公九卿制度
2.地方:郡国并行制
(二)汉武帝:内外朝制(中朝制)
(三)东汉:尚书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四)魏晋南北朝:三省制萌芽(雏形)。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五)隋唐:三省六部制。Ps: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
(六)宋:二府三司制
(七)元朝:一省制
(八)明朝
(九)清朝:军机处
四、地方行政机构
朝代
行政机制
夏
九州(派“九牧”去管理)
商
内外服制
西周
分封制
春秋
县制(楚武王)、封国
战国
郡制(秦穆公)、封国
秦
郡-县二级制(全国推广)
西汉
汉初:郡国并行制武帝:推恩令、十三州刺史
东汉末年
州-郡-县
曹魏
州-郡-县
唐代
道-州-县
宋代
路-州(府)-县
元代
省-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妊娠期哺乳期合理用药考核试题及答案(含抗菌药物).docx VIP
- 血液透析耗材业化建设环评报告.pdf VIP
- 《智能网联汽车高快速路测试技术规范》DB31T 1566-2025.docx VIP
- I如何设置WiFi密码才不会被WiFi万能钥匙破解.doc VIP
-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大全+经典题型(含答案).pdf VIP
-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pdf VIP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开发指南.pptx VIP
- 慢性肾功能不全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5年国培卫健、粤医云2月份基层护理培训项目考核答案(全).docx VIP
- 2025年宜昌市秭归县公开招聘5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 (网格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