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异性效应。其实,异性交往还具有心理的整合、协调与保健功能,俗话说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道理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就中学生而言,男女同学在异性交往中还有相互补偿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1、有利于心理平衡和互补女生心思较男生更为细腻,而男生则较为粗犷而更有胆识。这样在交往时往往能在心理发展上达到一种平衡和补偿的效果。当你沮丧时,可能异性的劝慰更加切中要害,女生可以请求男生在勇气和魄力上的支持,而男生可以请女生一些要求细致的工作。2、有利于人格和谐发展由于性别不同,对世界的体验和看法也会不同。所以我们才会去渴望和异性交往。只与同伴交往由于性别不同,就无法体会到异性的想法和感受,如果只与异性交往,就不能体会同伴的心态,而这是培养我们爱和宽容所必须的条件。3、可以避免和异性交往的恐惧因为男女两性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使我们不敢与异性交往。时间长了,对异性伙伴就有一种恐怖感,说话、办事、交往都无限的紧张,而当我们开始频繁地与异性交往后,便会发现其实异性也没那么神秘,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轻松的交往模式。4.有利于在活动中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人都有心理上存在“异性效应”,青少年尤甚。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这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从而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异性交往原则1、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对方性别的意识2、要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3、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把握两人交往的心理距离,排斥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music4.不必过分拘谨。像对待同性朋友一样。5.不应过分随便,自尊自爱,举止端庄。6.不宜过分冷淡,高傲自大,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7.不可过分卖弄,易惹人反感。学生时代因为有了男生与女生,生活才丰富多彩起来,愿同学们,把握住异性交往的尺度,以相互尊重为本,以相互谅解为容,以相互帮助为谊,希望你们能把握好自己生命的航向,让青春的花朵开得更加美丽、更加灿烂。**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一、青春期是人生的关键期青春期就是适龄青少年所处的一个生长阶段,主要是由童年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阶段,集中在10--20岁,是青少年经历的一个重要时期,要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高尔基二、常见青春期问题1、自我意识偏差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通俗地说,这些都叫“自我意识”。思考:你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认为你在别人眼里是怎样的人?你满意自己的现状么?你希望你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你怎样改变现状成为自己期望的那种人?“世界上只有一个独特的你,所以你要珍爱自己,因为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和你完全相同的人了,每个人都是唯一的,每个人都有自我的潜能、独特的价值。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喜欢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过低的自我评价与过高的自我评价过强的自尊心与过强的自卑感心理案例某学校里,一位非常幽默爽朗的同学突然死了,死因不明,看情形像是自杀。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说这样一位同学是绝不会自杀的。事件惊动公安局,经过公安局周密的调查,找到了这个男生藏起来的日记,才知道他因个矮体胖,经常遭大家调侃,非常难过和自卑。为了少被嘲笑,他学会了自嘲,经常是同学们还没有提到他的胖,他就抢先发话,拿自己的缺点调侃开刷。大家都以为他很想得开,爱拿他当开心果。他在日记里写道:我之所以把自己的伤疤揭开,就是乞求大家不要再拿我逗乐了。我都把自己贬成这样了,你们就不要说了!但是,大家还是不放过我,把快乐建筑在我的痛苦上。看来要最终摆脱这痛苦,我只有结束自己的生命了……你在青春期有哪些逆反心理或行为?美丽青春期2、叛逆青春期青春是如此的美好。然而,青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烦恼,焦虑,叛逆交响在初春的雨季。叛逆心理叛逆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往往导致一方的抵触、不顺从甚至反抗。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

文档评论(0)

小小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小学,初中老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