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之变迁.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之变迁

纪念全民族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审视、重现这段多种情感交

织、多种因素共处、多条线索共存的历史,可以发现,抗日战争不仅提升

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而且引发了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变化。一方面,日

本侵华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破坏;另一方面,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抵

抗与工业建设、国防发展的现代化走向,汇合为一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

解放的正义性、进步性、革命性巨潮。它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结

构、思想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极其深远,历史大势由此造成。

日本侵华破坏巨大,打断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1894年甲午战争已经表明,日本的侵略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

重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发起的全面侵略战争,严重损害

了中国国家安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破坏,吞

噬了中国自洋务运动以来积累起来的现代化成果,东部工业化、城市化进

程因沦入战火戛然而止,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日本侵华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产生了严重滞碍作用,使得中国社会

的现代化进程倒退约半个世纪之久。中国自洋务运动以来,经过器物—制

度—心理三个层面的层层演进,至1936年,现代化程度达到一个新的高

度。然而,先是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使中国丧失了1/3的森林、铁矿

和煤矿,2/5的铁路,7/10的大豆产量,2/5的出口贸易,以及93%的石

油,55%的黄金。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占领了中国城市总数的47%以上,

其中包括大城市的80%以上,劫掠了75%的中国工商业。这些城市聚集着

中国几乎全部的现代化工业。这些工业,有的直接损毁于炮火之中,有的

因战争而失去运转的条件导致关闭,有的被迫内迁损毁于途中。仅上海一

地,“计被害工厂约2270余家,损失总额在8万万元左右。”无锡、南

京的工厂被毁64%-80%。武汉三镇的工厂约有12%被毁,损失约为1667万

元。华资工厂所受损失总额不少于7.5亿元(战前法币币值),外资在华

损失约为8亿美元。在沦陷区,日军不仅任意掠夺公私财产,还截留税收,

把持金融,并建立起依附于日本的以掠夺中国资源财富为目标的殖民地经

济体系。无论是在国统区、敌后根据地,还是在沦陷区,经济建设都是围

绕着战时体制、战争需求而展开的,正常的社会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损失。

如1936年的全国粮食总产量为2844.6亿斤原粮,抗战时期下降为年均

2390亿斤,减少了15%;1937年,棉花产量最大的苏、冀、豫、鲁、鄂、

陕、川、晋、浙9省,因沦为战区而同比减产500万担~800万担,山东、

江苏、浙江、安徽更分别减少了50%、40%、50%和70%;战前,华东地区

的茶叶年均产量105万担,占全国茶叶产量31%,而战时年均产量仅为63

万担,减少约40%。生丝、桐油等经济作物的减产更严重。战时,日本共

占领中国铁路12000公里,占关内铁路总里程的92%。

巨大的破坏力是战争的特性之一。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直接财产损失

是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是5000亿美元。在经历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

掠夺、强力控制后,整个产业结构畸形发展,加重了中国近代产业结构的

失衡,农业和交通运输等在很长时间内都在进行恢复、调整和重建,原有

的现代化进程难以为继。

通过战时迁徙,中国西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不期而至

由于日本侵略对中国经济的摧残,迫使中国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

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就是应对的结果。战时经济体制是一种被迫的应变措

施,它的实施一方面是通过金融、物资、资源的统制,集中了抗日战争所

需的财力物力;一方面又使官僚资本扩大了势力,从而压缩了民族资本的

发展空间。但是,如果从现代化的视角来审视,这种体制下的现代金融体

制的建立,工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调查与统筹开发,工业发展的布局调

整等等,都表现出了现代化因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社会重心西移。1937年10月29日,蒋

介石在南京国防会议作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讲话,确定四川为

抗日战争大后方;11月16日,国防最高会议批准迁都重庆。战时的国统

区主要包括西南、西北诸省,西南地区主要是指川、滇、黔、陕、甘、湘、

桂七省,重点地区则是四川、云南、贵阳、湘西等地。虽然中国西部地区

的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在国土沦陷、东部发达地区被敌占领的历史

大背景下,开发建设西部经济对于支撑抗战、建设国家意义重大。战时,

西

文档评论(0)

Saucebo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