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与传统工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扇观今

姓名:王博芳

学号:200915350615

专业:民间艺术与传统工艺

年级:09环艺4班

指导老师:吴敬

大部分生活在当今都市丛林中的人,可能都未曾想过自己是否可

以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手摇昆扇飘飘欲仙之人,就算想过,恐怕也会

很快清醒然后大摇其头。所以说,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枯燥了,没

有了英雄之气,亦不见小家碧玉般的步步生莲。但不可否认的是,每

个人心中肯定都有一个关于扇子的人物形象。可能是手摇鹅毛扇,指

点江山,杀伐决断的诸葛孔明;亦可能是一袭白衣一把扇,更风情万

种,引无数美女折腰的楚留香;还有虞姬手中扇,是她的命。花艳丽,

如虞姬美貌,让花期短暂,如虞姬之命。扇本无生命,若持于人手,

又一番风情。可以纳凉,亦可装饰;可附庸风雅,亦可致人性命。诸

如此类。乃中华文化之博大也。

那么,这些呈多人之风雅,展数人之英姿的扇子是如何制作而来,

是怎样的工艺程序呢?下面就为你一一道来。

扇子是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

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级成部分,它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关

系。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

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纸、扇、象牙、玳瑁、翡翠、飞

禽翎毛,其它棕榈叶、槟榔叶、麦秆、蒲草等也能编强或制成各

种千姿百态的日用工艺扇、造型优美,构造精制,经能工巧匠精

心镂、雕、烫、钻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艺术身价百倍。

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晶炎炎夏季,随手

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

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以木曰扉,以苇曰扇”,最早的扇

子是用苇做成的权力象征物,扇子起初的功能并不是用来纳凉,

而是统治阶级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与特权的仪仗扇。因扇子多见

于皇宫中,所以扇子又叫“宫扇”。隋唐之后,羽扇与纨扇大量出

现,而这时期的文人墨客喜爱把玩扇子,视其为“怀袖雅物”,一

些诗人词人,除了饮酒作诗,经常边摇纨扇边吟诗作赋,在这一

时期,与扇子有关的诗词大量出现,像李峤的《扇》、白居易的《白

羽扇》、唐怡的《咏破扇》等等。古代文人墨客要是手中无扇,就

像现在的小资不养宠物狗一样,显得有些没品位。到了清代,不

光是文人墨客,就连踏入仕途的官员、账房先生,甚至是处于社

会底层的各色人等也喜欢摇扇“摆造型”。

扇子综合了雕刻、编织、编结、书法、绘画、装裱、烙画、

玉器、漆器、刺绣等多种艺术的技法。折扇两旁的2支扇柄,俗称

大骨或大边,上面镌刻字画;中间众多的扇骨,俗称小骨或心子。

扇骨的装饰技法很多,有的螺钿,有的髹漆,其中金星珊瑚是以

珊瑚红漆为地,上洒银末,闪烁如星。扇子下端的扇头式样有竹

节、梅花、小花瓶、大钩如意、荸荠圆头等约100多种。扇坠以

玉石、桃核、橄榄核雕刻而成,或编结流苏,摇晃生姿。刺绣扇套,

既美观,又耐磨、实用。在檀香扇、骨扇、象牙扇、贝壳扇的扇

面上,镂空成精细的图案。葵扇、檀香扇扇面上的烙画,墨分浓

淡,风格古雅。扇子的用途很多,它除了夏日纳凉外,还是评弹、

戏曲、舞蹈、曲艺等表演的道具。

中国扇子的品种主要有折扇、羽扇、绢扇、葵扇、篾丝扇、

麦秸编织扇、竹板扇、笋壳扇等。

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人类有了空调,已经不再需要扇

子,从而,扇子的用途多用于设计与广告。

有很多大学和企业每年都会举办扇子的设计大赛,从而传播

和发扬扇子的精韵。也有很多人在跳扇子舞,融入舞蹈和人生之

中,展现最完美的刚与柔的结合。

现如今,最喜欢拿扇子的有四种人,一说书人二说相声的。

像田连元郭德刚,一上台卖弄嘴皮子,就会手拿一把折扇。不是

扇风,是作为一种道具。相当于过去艺人登台时用的醒木。三是

下棋的。我常在电视上看见聂卫平马晓春柳大华下棋的时候手拿

折扇。偶尔展开扇扇。大冬天也如此。他们似乎是在学诸葛亮,

以为扇子有助思考。四是文人、书画家,他们自然是在仿古,效

唐寅、朱耷之流。但他们有几个能跟“吴门四才子”、“扬州八怪”

等相提并论呢?这里头更多的只是在滥竽充数,附会风雅罢了。

我个人认为唐代的白居易的一首诗《白羽扇》最能体现扇之

精华:“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麈尾斑非

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

现代社会扇子已不再拘于一种形式,种类之多,样式之繁已不

在话下。不可不说扇子对于现代社会已不只是乘风纳凉只用。但我

文档评论(0)

138****01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