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我国企业的道德伦理问题.pdfVIP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我国企业的道德伦理问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我国企业的道德伦理问题

摘要:这几天,毒奶粉事件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国务院决定全面整顿奶制品

行业,严厉惩处违法犯罪,“向人民做出交代”。在三鹿奶粉之外,质检部门又查

出20余家企业生产的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在此后进行的液态奶检测中,蒙牛、

伊利、光明24批次产品被检出三聚氰胺。多家大品牌牵涉其中,中国奶制品行

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危机……

关键词:三聚氰胺奶制品道德企业潜规则

望着病床上的婴幼儿,年轻的父母忧心如焚,恨不得以自己的病痛换取孩子

的健康。面对“三鹿奶粉”事件造成的严重危害,生产企业的员工追悔莫及,低

下了羞愧的头……

自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被曝光后,事件影响持续扩大。三聚氰胺问题继

续扩大到蒙牛、伊利等其它国产品牌的婴幼儿奶粉产品后,又扩大到液体奶领域,

蒙牛、伊利、光明国产三大液态奶品牌无一幸免;而后,雀巢在香港销售的产品

也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随后,又扩散到饼干、糕点等下游领域。企业的道德伦

理问题正在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奶粉有毒是因为其中含三聚氰胺,可能是在奶粉中直接加入的,也可

能是在原料奶中加入的。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

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在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可以在冒充

蛋白质,使用过后会导致肾结石,使肾功能衰退,影响生命。牛奶和奶粉添加

三聚氰胺,主要是因为它能冒充蛋白质。食品都是要按规定检测蛋白质含

量的。要是蛋白质不够多,说明牛奶兑水兑得太多,说明奶粉中有太多别

的东西的粉。但是,蛋白质太不容易检测,生化学家们就想出个偷懒的办

法:因为蛋白质是含氮的,所以只要测出食品中的含氮量,就可以推算出

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因此添加过三聚氰胺的奶粉就很难检测出其蛋白质不

合格了这就是三聚氰胺的假蛋白。

当我初次听到三鹿集团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多起儿童出现肾结

石并出现死亡病例时,我震惊了,我愤怒了。但当我又了解到国内22多家企业

都有在奶粉中加如“三聚氰胺”的同时我却无法愤怒了,感到的是深深的悲哀,

发自内心的悲哀。但是,在我悲愤的同时,我迷茫了。为什么要在奶粉中加入三

聚氰胺呢?难道众多企业没有一家知道这个害人的毒药吗?难道企业就可以为

了利益而不顾他人的生命吗?难道民族企业不是应该孜孜以求,经世济民吗?

新华网报导,从2008年9月12日至17日8时,各地报告临床诊断患儿一

共有6244例。曾经在国内某著名品牌担任过管理层的知情人士透漏,对于在奶

粉添加三聚氰胺的事情,很多企业早就知道,这是一个不公开的业内秘密,“但

一直没有出事,大家谁也没有把它当回事。”这说明婴幼儿奶粉中出现三聚氰胺

这种有毒化学物质不是一两天的事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往蛋白粉或饲料中

加入三聚氰胺,成了行业“潜规则”。在“潜规则”的纵容下,不法分子为了节

约成本,扩大销售,竟然拿婴幼儿的安全健康作赌注铤而走险。4年前的阜阳“大

头娃娃”事件,使人们对不知名的劣质奶粉有了警惕,本次奶粉事件则使消费者

对众多知名品牌奶粉产生了质疑,使奶粉行业面临史无前例的危机。

与上述“潜规则”同时横行的,是个别企业“公关”上的“潜规则”。企业

的公共关系部门发现质量问题时却想方设法掩盖,把“公关”当作“搞定”政府

部门、“摆平”媒体,进而欺骗消费者的工具。这种无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公

关”“潜规则”,某种程度上比技术上的“潜规则”更可怕。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事情出来时,作为中国乳业领军的几大厂商都不出来

表态。没有一家厂敢站出来承诺自己的产品不含三聚氰胺或者其他有害物质。当

事情发生时,我们要的不是推卸责任,不要把责任往奶农,牛奶供销商身上推。

广大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也不要把消费者当成傻瓜来欺骗,那样做是多么的

可笑。在我们心里充满失望和痛苦时,我们需要的不是解释,我们需要的紧紧只

是承担……

在我国奶粉行业近几年都是国内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外国奶粉企业很难入足

中国,这是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中可以值得自豪的事情了。但是,现在发生奶粉

事件后一切的开始慢慢变化了,很多外企开始借这个机会向中国进军,中国奶粉

企业面临的危机加重。现在,根据市场调查,很多父母亲宁愿花钱买更贵的外国

奶粉,也不愿意买国内奶粉。而像肯德基、星巴克这样的餐饮服务业也停止了与

蒙牛的合作转而用豆奶来替代牛奶。而消费者也改变了消费习惯倾向于更为传统

的豆奶。

这次事件改变

文档评论(0)

小波很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