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依托课堂 扎实开展思维和语言训练 论文.docx

依托课堂 扎实开展思维和语言训练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依托课堂扎实开展思维和语言训练

【摘要】阅读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深广的思维空间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创造时机,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文本信息,唤醒、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同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自我的丰富与发展。教学实践中,从教材中挖掘养分,通过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给学生思维的深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从教材中挖掘语言点,如精炼的语言形式,生动的文本语言,让学生在阅读感悟、迁移运用中提升表达能力。

【关键词】思维训练语言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课堂“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看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深广的思维空间、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主要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积极创设情境、创造时机,唤醒并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究文本信息,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去同作者进行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从而获得自我的丰富与发展。换而言之,阅读教学就是要努力把课文中那些“有价值、有意味,能够发展学生思维、激活学生表达能力”的元素挖掘出来,使它们成为发展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营养素。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养分,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的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有效利用书本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它告戒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思由此可见,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思维能力的训练包括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等。我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的时候,就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挖掘教材中的养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给学生适当的想象空间,激起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很多文章,作者因为构思和布局的原因,往往会将有些情节一笔带过,而恰恰是这一、两句简要的叙述,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思索和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叙述中的空白,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生动地再现、灵活地填补、大胆地延伸文本的内容,就可以获得对文本的切实理解和真实体味,就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青海高原一株柳》这一课教学中,我紧扣“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句话让学生发挥想象:你脑海中的这株柳树此刻正在经受着怎样的摧毁,它又是如何面对的?由这样的问题展开,学生们有了各式各样的猜想,深刻地感受到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和内在的神奇。在此基础上,我又问:“在这株高原柳奋力抗击高原风雪的时候,生活在平原上的柳树在干些什么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想象平原柳的生活状态,就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实现了对文本的超越。

其次,给学生恰当的探究深度,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阅读教学其实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要求作为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一定要抓住关键点,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地探究,让学生与文本实现深度有效的对话,从而更好地领悟语言的内涵,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我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过程中,在感受青海高原这株柳的形象这一环节,首先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一株怎样的柳树?”再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关键词语“两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米”“粗实而坚硬”展开阅读、感悟。在阅读中,孩子们有的看到了树的大小,有的注意到柳树的枝干和树叶的色泽,还有的关注到树的站立姿态……在阅读中,他们从不同角度感悟到了柳树的形象,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思维。孩子们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产生出富有深度的理解,实现了对青海高原这株柳树高大粗壮、坚硬顽强形象的把握,从而使感悟的过程呈现一种流水激石的跳跃之美。

第三,给学生精当的理解角度,培养他们思维的独创性。

我们的文本,每一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本中可供学生吸收的营养很多很多,但每一篇文本的学习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关键应在于引导孩子解到课文的独特之美,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中,作者陈忠实通过想象为我们解答了这株柳树是如何生长起来、壮大起来的疑问,又通过与家乡灞河柳的对比突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面对逆境时强大的生命力。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挖掘出课文中想象和对比的独特写法上,采用对比引读的方式比较两种柳树在外形特点、生长过程、引人之处等方面的不同,围绕“同是一种柳树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