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朝的对外关系

设计说明

本课主要介绍明朝时期的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教学目标

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经过、意义,以及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2.了解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功绩和取胜的原因。

3.了解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抗倭战争的性质。

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西洋的条件;戚继光抗倭斗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学法:阅读理解、史料分析、讨论合作等。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1.拓展阅读:《明史郑和传》。

2.影视作品:电视剧《郑和下西洋》。

(二)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境

播放电视剧《郑和下西洋》片段,同学们有什么感受?设置疑问,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查

1.说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经过和意义。

2.戚继光抗倭的背景是什么?

三、学习任务一

郑和下西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学生活动:根据教材P70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1)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设计意图】

通过以教材为材料,增强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课外拓展】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人。明军攻克云南后,11岁的郑和被俘,被送进皇宫当了宦官。后来跟随燕王朱棣,屡建战功,被赐姓郑。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他为宦官首长太监。因他小名“三宝”,所以人称“三宝太监”。

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1—P72,制作表格,归纳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学生活动:制作郑和下西洋的概况表。

?

时间

1405—1433年

次数

7次

出发地点

刘家港

装载物品

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

物品用途

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到达范围

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特点

时间早、次数多、时间长、规模大、到达范围广、设备先进、影响深远

意义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理解,完成表格的填写,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师活动:郑和下西洋意义重大,提出问题——当时郑和下西洋有哪些有利条件?

学生活动:分析郑和成功远航的有利条件,回答问题。

(1)根本原因: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2)技术原因:造船技术和航海水平高超;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等等。

(3)郑和的个人因素:郑和具备丰富的地理和航海知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团结合作的精神及组织能力。

教师活动:郑和下西洋选择冬季出行、夏季返回,突出了历史与地理知识的交叉,北印度洋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冬天是东北季风,带动海水向西流动,夏天是西南季风,带动海水向东流,这样船队无论去还是回都是顺流行驶。

【设计意图】

通过课外知识的拓展,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

四、学习任务二

戚继光抗倭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倭寇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活动:根据教材P72相关内容,回答问题——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明朝中期为什么会爆发倭患?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

学生活动:根据教材P72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1)原因: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2)危害:倭寇所到之处,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

【设计意图】

通过对教材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3—P74相关内容,找出戚继光抗倭的经过。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和矿工10000多人,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

文档评论(0)

yanxiaosa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家好!本人在此郑重声明:本账号所有文档均出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收集归纳不易,请手下留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