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068-2014 地理标志产品 金寨红茶.docxVIP

DB34T 2068-2014 地理标志产品 金寨红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7.140.10

X?5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34/T?2068—2014

地理标志产品?金寨红茶

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 Jinzhai?black?tea

2014?-?02?-?17?发布 2014?-?03?-?17?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2068—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六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金寨县茶叶发展办公室、金寨县茶叶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金寨县茶叶发展办公室,安徽农业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金寨县茶叶协会、安徽省福驾茶业有限公司、六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

量监督检验所(六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金寨县质量技术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解正定、张正竹、陈习村、姚皖湘、陈辉、陆本坤、朱世君、吕守祥、王永忠。

I

梅山镇。介于北纬??31?06′~31

梅山镇。介于北纬??31?06′~31?48′,东经??115?22′~116?11′??之间。

地理标志产品?金寨红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金寨红茶的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和生产、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仅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金寨红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302 茶?取样

GB/T?8303 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8304 茶?水分测定

GB/T?8305 茶?水浸出物测定

GB/T?8306 茶?总灰分测定

GB/T?8307 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

GB/T?8310 茶?粗纤维测定

GB/T?8311 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18795 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

GB/T?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SB/T?10035 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10037 红茶、绿茶、花茶?运输包装

NY/T?5018 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T?5019 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JJF?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地理标志产品金寨红茶保护范围限于金寨县全境?2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即金寨县果子园乡、全

军乡、关庙乡、张冲乡、长岭乡、铁冲乡、桃岭乡、沙河乡、花石乡、槐树湾乡、油坊店乡、汤家汇镇、

麻埠镇、吴家店镇、天堂寨镇、白塔畈镇、燕子河镇、青山镇、古碑镇、斑竹园镇、南溪镇、双河镇、

o o o o

1

DB34/T?2068—2014

金寨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附录A。

4??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

金寨红茶??jinzhAi?BlAck?teA

在金寨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内,以金寨县地方茶树群体种和以此为资源选育的无性系

良种等适制金寨红茶的茶树良种鲜叶为原料,按照萎凋、揉捻、发酵、毛火、足火、拉老火等工艺加工

而成的,具有“甜香高鲜、火香浓郁、汤色铜红明亮有琥珀金圈、滋味鲜爽回甘”等品质特征的工夫红

茶。

5??自然环境和生产

5.1 自然环境

5.1.1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无霜期长,光热资源丰富,降雨充沛,平均气温?13.2℃~

15.6℃,全年大于?10℃的积温在?3140.8℃~4735.6℃,持续天数?173~216?天之间,无霜期?220?天

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500?mm,平均相对湿度?78%。

5.1.2 土壤

以棕壤和黄棕壤为主,呈酸性和微酸性,pH?值为?5.5~6.5,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丰富。

5.1.3 植被

产区大多位于海拔?300?m~600?m,四周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80%以上,物种丰富,生态优越。

5.2 种植技术

按?NY/T?5018?的规定执行,种植技术参见附录B。

5.3 鲜叶

5.3.1 原料要求

采用金寨县地方群体种及以此资源选育的无性系良种为主的茶树幼嫩芽叶为原料。要求新鲜,无劣

变或异味,无病虫害叶,不得含非茶类夹杂物。

5.3.2 采摘标准

5.3.2.1 金寨红茶各等级鲜叶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