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有关光的思考(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docx

1.1 有关光的思考(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科版(2017年)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1.1有关光的思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科学思维: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探究实践: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能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能在实验中感悟到,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人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态度责任: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去发现光源和光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难点: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有窗帘的教室(本课的活动最好能用窗帘遮挡光线,以保证实验效果)、夜视仪、教学课件等。

小组:手电筒、镜子、黑色的箱子、红苹果、黑布、记录单等。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情境与问题

1.思考:为什么人的眼睛能够看到物体?

2.学生交流,结论:因为有光的存在。

3.了解生活中的光。

交流:白天,太阳是光的来源,阳光照耀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着它的温暖。到了夜晚,月亮反射的光、灯光、火光都是光的来源。

4.提出问题:光是从哪里来?我们对光有哪些了解?

探究与发现

1.播放视频:我们周围有哪些光?

2.认识光源:

(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光源。

(3)注意: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光源,首先要在发光的前提下,正在发光的且是自己发出的光,这样的物体才是光源。

3.寻找光源。

(1)生活中需要光,那么我们知道哪些物体能发光呢?观察以下图片发光的物体有哪些?

(2)所有的星星都是光源吗?

交流:恒星是光源,卫星与行星不是光源。对于太阳系来说,我们肉眼见到的反射太阳光的天体是月球、火星、金星、木星、土星、水星、彗星。这些本身不发光。它们不是光源。夜空中,其它星星,都是恒星,自身发光发热,是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4.光源的分类。

5.小结:

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前提是该物体要能发光,然后正在发光且是自身发出的光,而不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这样的物体才是光源。

如蜡烛本身不是光源,而燃着的蜡烛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的光不是自身发出的,而是反射了太阳的光。

研讨与拓展

(一)研讨

1.研讨一: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

2.学生交流研讨。

植物没有阳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不能生长,不能给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动物也需要阳光,一般动物都是在有光的白天进行捕猎、寻找食物或水源的。

3.研讨二:黑暗中的红苹果

假设你的桌前放着一个红苹果,你的朋友把门关上,并把所有的灯都关闭,房间里完全黑暗了。房间没有窗,门也没有缝隙,没有光能进入这个房间。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

4.小结:只有在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后,我们才能看见光源或该物体。没有光,我们将什么也看不见。

(二)拓展

1.视频播放:夜视仪的应用。

2.了解夜视仪工作原理。

夜视仪一般是安装在照相机中的一种发光仪,它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发出人眼看不见的光,这种光能被照相机感知并照亮物体,夜视仪再将其转换成电子信号,我们便看到了“黑暗”中的物体。

回顾与练习

(一)回顾

(二)练习

1.判断题。

(1)只有能发光的物体,才能被我们看到。()

(2)常见的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太阳和月亮都是重要的光源。()

(4)利用夜视仪可以观察“黑暗”环境中的物体。()

(5)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太阳发出的光。()

2.选择题。

(1)下面有关光源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说明晚上的月亮是光源

B.“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微弱的烛光是光源

C.“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中的繁星都是光源

……

总结与评价

总结:

评价: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 关于苹果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是否能够观察到苹果的外形。部分同学仍旧认为是看得到的,分析课堂表现以及学生实验操作。原因有二;一、学生操作不规范,导致部分光线进入,这样实验条件无法达到“完全黑暗”;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因为潜意识和视觉暂留效应。导致学生误认为看到了边缘痕迹。那么,如何避免呢?第一就是用视频演示实验操作或者演示实验;第二就是延长每位学生的观察时间。

2. 学生对光还想知道什么的问题,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所涉及的问题面很窄。甚至有些学生直接不想。这个也是上课给与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充分导致的。

文档评论(0)

138****3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