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胸腔下肺叶楔形切除手术患者护理查房汇报人:xxxxxxxx
目录/Content例简介知识回顾手术配合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01病例简介
病例简介病区:普外x科姓名:杜xx性别:男年龄:66岁住院号:2xxxxxxx2024年6月11日13:50因“反复胸痛半年,头昏1月”入院,门诊以“不稳定型心绞痛”收入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2024年6月13日11:00经会诊以“肺部占位”转入我院普外x科继续治疗。拟2024年6月18日全麻下行右肺上叶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
术前访视2024年6月17日床旁访视患者,神清、精神状态佳,皮肤完整,全身无留置管道。向患者宣教术前注意事项,患者及家属理解并配合。查看患者病历,血常规、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血型O型RH(D)+性,免疫结果无阳性提示。CT、彩超、MRI检查已完善。术前诊断:1.双侧孤立性肺结节;2.混合型高脂血症;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4.双肾结石;5.肝脏囊肿。
病例简介2024年6月18日08:00,患者步行入手术室,与普外二科护士仔细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术前准备、手术部位标示、皮试结果及术前用药、携带用物无误,接患者入第六手术间。于患者右上肢建立静脉通道。麻醉诱导后,协助麻醉医生完成气管插管,予留置导尿,见黄清尿液100ml,妥善固定留置导尿管。予保暖,使用体位垫、约束带、托手架等协助手术医生摆放患者左侧卧位折刀位,受压部位予体位垫保护,妥善固定患者。
病例简介10:00手术开始。术中T35.8℃~36.2℃,P60~100次/分,控制呼吸12~20次/分,有创动脉压98~138/50~72mmHg。术中总入量1800ml、出血量300ml、尿量400ml。实际实施手术名称:右上叶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胸腔闭式引流术。12:35转运患者至PACU,患者携带气管插管、右上肢静脉通道、左上肢有创动脉、留置导尿管、术区胸腔闭式引流,所有管道在位通畅,妥善固定,全身皮肤完整(除切口),病历已完善。12:25手术结束。
术后访视2024年6月19日床旁查看患者,患者意识清醒,血压偏低,诉疼痛可忍受,未诉特殊不适。患者右上肢静脉通道、留置导尿管、术区胸腔闭式引流在位通畅,术区引流出淡血性液体,敷料轻度渗湿,无发热、感染。查看患者病历并咨询管床医生,结合患者冠脉造影术后考虑凝血功能异常,拟输血浆纠正凝血功能。
术后访视2024年6月21日床旁查看患者,患者意识清醒,贫血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中,患者右上肢静脉通道、术区胸腔闭式引流在位通畅,术区引流出淡血性液体,颜色较前变浅,敷料干燥在位,无发热、感染。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未提出意见建议。术后访视图片不予展示
02知识回顾
概述
●全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技术始于1992年。●该技术在我国开始于2006年,近年得到快速发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以降低术后急性疼痛,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功能影响小;术后住院时间相应缩短等,能让更多查体发现的早期肺癌接受外科治疗;让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高龄肺癌患者重新获得根治性治疗机会。
解剖
解剖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1)需要肺叶切除的良性病变(2)早期Ⅰ-Ⅱa期肺癌;小于5cm;周围型无淋巴结外侵或钙化禁忌症:(1)中心性肺癌和纵隔淋巴结转移及外侵;(2)胸腔内有严重致密粘连者,包括严重的炎性病变和胸膜融合(相对,有时腔镜下容易)(3)IIB---IIIB期NSCLC癌组织侵及主支气管或侵及肺动脉主干(4)不能耐受单肺通气(良性单切肺叶时单项式有优势)(5)体积较大的肿瘤(直径6cm)
03手术配合
术前准备1.术前访视:术前一天到病房看病人2.麻醉准备:全麻3.物品准备:器械:剖宫包、敷料包、手术衣、胸腔镜、超声刀仪器设备:腔镜系统、超声刀、高频电刀、吸引器等一次性物品:小纱布、腹纱、钛夹、电刀、吸引器、1#4#7#丝线、腔镜套、23#11#刀片、胸腔引流瓶等
推线器淋巴结钳卵圆钳(有齿、无齿)持针器精细剪夹持钳分离结扎钳切口保护圈
4.体位:健侧卧位体位用物:方形海绵垫、小三角垫、单层托手架、骨盆挡板、棉垫、约束带、束臂带
体位的摆放:健侧卧位,略呈折刀体形,患肢前伸或上举(注意不能过度牵拉,以免术后患肢疼痛)方法及步骤:一、患者健侧卧90度。二、两手臂向前伸展于托手架上。三、腋下垫软垫,距腋窝约10CM,防止受压损伤腋神经,束臂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