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仁——《孟子》“君子远庖厨”义辨析.pdfVIP

君子之仁——《孟子》“君子远庖厨”义辨析.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君子之仁——《孟子》“君子远庖厨”义辨析

《孟子》一书的义理丰富,同时因其语脉文章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意境。

《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作为《孟子》中的一章,有丰沛的义理空间,值得学

者用心研读和体认,而笔者选择本章中的“君子远庖厨”一句作为本文所欲讨论

的核心,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同时,《孟子》一书虽然涵盖了丰满而多样的义

理与精蕴,但也无碍于用极为概括的语言来收摄其核心精神。比如杨龟山就说:

“《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的确如此。《孟

子》七篇所要申明之“大义”,料想亦不出此范围之外。那么,如果选取其中的

一章,乃至一章中的一句话来分析,若同样能发明此“大义”,则《孟子》一书

的全幅精神,或许就得到了更好、更恰切的把握。这也是本文选择“君子远庖厨”

作为讨论重点的第二个原因。除却以上两个因素,更为重要的意义则来自“君子

远庖厨”本身。这句精炼的表述连同其上下文所能展现出的孟子思想、儒家思想

乃至于其后的理学思想的义理是具有代表性的。透过对“君子远庖厨”的分析,

首先,作为君子当下恻隐之心的自然发动,作为“仁”这一固有德性的显用,将

在“君子远庖厨”的发起过程中得到讲明。其次,君子所发动之恻隐、不忍,且

作为君子所应保守存养的德性之本的“仁心”,与本章所涉及的“仁术”究竟应

为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理清这一关系,可以使得“君子远庖厨”不致流入人心之

私意计度,乃至产生诈伪之行的危险,讲明于此,则将更完整地体认“仁心”之

含义。最后,君子因其“仁心”之施于庖厨中之禽兽,乃有所谓“君子远庖厨”

之见解,故而,理解本章所蕴含之君子对于禽兽的态度,才可以明晰“君子远庖

厨”的全部意蕴。在这之中,“仁”与“礼”、“仁”与“义”、“仁”与“爱”

的关系将得到澄清,且也只有在此关系之中,“仁”才得以成其为“仁”,这一

精神在宋代以后的理学语境中得到了空前的强调。正是基于以上这些原因,用一

篇文章来探讨“君子远庖厨”势必不乏其深刻的意义。同时,仔细考察前贤时哲

的相关研究,则不难发现,学者对于涉及“君子远庖厨”这一主题的讨论已很丰

富。如邓永芳、郭萌萌从“动物伦理”的角度探讨孔子、孟子以及荀子的哲学,

颇值得关注,也深合于当今世界哲学之思潮。又如黄俊杰教授在论述孟子政治思

想之时所提炼出的“有机体论”,对于理解本文所欲分析的“君子远庖厨”义也

颇有启发。当然,本文的关切并非专意于“动物伦理”,或形成一套新的、概括

性的结论,而更倾向于从经典文本本身来体认孟子的思想,从而把握“君子远庖

厨”在孟子那里的意义,并结合后世理学尤其是朱子的阐释,体悟孟子以及儒家

思想的內涵。

文章的论述根据上文所提示的三重不同的义理脉络展开,以期由此加深对

《孟子》本章的认识,并由此而更好地把握孟子以及儒学思想里的一些基本义理

及其精神。

一仁心之彰显——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欲对“君子远庖厨”一句含义有所体认,必须将之纳入对其所处的《齐宣王

问齐桓晋文之事》这一章的理解当中。这一章的主要结构是孟子与齐宣王之间的

对话,这样的模式在《孟子》当中很多,尤以《梁惠王》一篇为最。本章之中,

齐宣王以“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发问,与《孟子》开篇梁惠王所问的“将

有以利吾国乎”可谓异曲同工。作为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两位励精图治的君主,

齐宣王和梁惠王所期望的自然都是所谓“富国强兵”之事,而齐桓公、晋文公所

代表的“霸业”自然就成为他们的施政目标。孟子的回答也正从这里开始。孟子

首先以“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为辞拒绝回答齐宣王的这个关切,并直接表

明“臣未之闻也”。孟子当然并非不知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而曰“未之闻”,

乃不屑于闻之意,即荀子所言“仲尼之门人,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

[4](P124)

之“羞”的含义。紧接着,孟子并不容齐宣王有任何质疑其“未之闻也”的机会,

提出了“无以,则王乎?”意在表明,如果齐宣王必定要有所问的话,不如问“王

道”。引齐宣王的“霸者”之心而使之入于儒家所尊尚的“王者”之道,这是此

章孟子面对齐宣王的第一重应答。

第二重应答则将前面引出的“王道”继续深化,开始探究“王道”的根本所

在。有趣的是,这个深化的引线似乎是由齐宣王开启的,他说:“德何如,则可

以王矣?”此前,孟子只是否定了宣王所欲了解的“霸道”,而揭示了他所希望

宣王从效的“王道”,但却没有说出“王道”之所在。然此处宣王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2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