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茶大灰象甲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

茶园茶大灰象甲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茶园茶大灰象甲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茶园内茶大灰象甲的综合防控技术,确定了发生规律、危害特征、虫情调查和防治方

法的操作指示,描述了防治过程的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郴州茶区茶大灰象甲的综合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197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茶大灰象甲(Sympiezomiascitri)

又称柑橘灰象甲,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一种食性较广的农业害虫,

为害茶树、柑橘、桑、桃、棉和桂等植物。

4防治宗旨

坚持“生态调控为基础,轻防轻控为原则,应急防控为辅助,区域统防统治为手段”的原则,维持

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以加强栽培管理改善茶园环境为基础,进行虫情监控和预测预报,

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科学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将茶大灰象甲密度压低到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

5发生规律

茶大灰象甲在郴州1年发生1代。越冬成虫于3月底至4月上旬开始出土活动,不具备飞行能力,沿树

干爬上枝梢,咬食新梢嫩叶,直至7月中旬仍可见少量成虫。取食为害4d~6d即可交配,雌雄成虫在

整个成虫期内均可多次交配。交配后3d~4d,于4月中旬开始产卵,在叶片茂密处,雌虫以足夹抱重

叠叶片,将产卵器伸入两叶的合缝间产卵,并分泌半透明胶质物质使上下两叶与卵块互相粘合,每一卵

块有32粒~68粒。卵期6d~8d,幼虫孵化后入土生活,取食植物地下部组织,至晚秋老熟于土中化蛹,

羽化后不出土即越冬。少量孵化较晚的幼虫以幼虫越冬,翌年化蛹羽化。

6危害特征

幼虫在土下取食茶树须根,成虫优先爬至茶蓬上层取食茶树春梢新叶,但也会咬食成熟叶片,沿叶

缘开始取食,造成不规则缺刻(参见附录B中图B.1),危害严重的将新叶全部吃光。

7虫情调查

监测时期和对象

1

3月下旬开始调查,每7d调查1次,监测成虫数量。

监测方法

在样地茶园中部约1亩范围内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对3年以上茶园每样点调查3个小点,由于茶大

灰象甲成虫具有极强的假死性,故采用网拍法,即在调查小点茶蓬下方铺设白色60目以上纱网(纱网面

积推荐0.5m×1m),用木棒迅速拍打调查小点茶蓬3下,各调查点的打击轻重应一致,立即清点落于

纱网上的茶大灰象甲虫口数,对3年及以下茶园每样点调查3株茶树,采用直接观察法,记录每株虫口数。

调查结果填入附录C中表C.1,计算虫口密度。

危害程度划分

以虫口密度为统计单位,将茶大灰象甲危害程度分为三级,见表1。

表1茶大灰象甲危害程度

危害程度

茶树龄期

轻度中度重度

≤3年≤1头/株>1头/株且≤3头/株>3头/株

2222

>3年≤4头/m>4头/m且≤10头/m>10头/m

8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文档评论(0)

ultt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