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七年级科学第二册第一章知识点
一.感觉部分
人的基本感觉有: 、 、 、 、 。
人的基本感觉器官有: 、 、 、 、 。
皮肤的感觉功能有: 、 、 、 。
人体皮肤中,能感觉高于皮肤温度的感受器是 ,对这一感觉最敏感的部位是
;能感觉接触和受压等机械刺激的感受器是 ,对这一感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同时皮肤还有 感受器和 感受器。
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 ,刺激 , 将信息传到大脑的嗅觉中枢,形成嗅觉。
嗅觉的特点: 、 、 、 。
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 ,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 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味觉的形成: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便溶于 中,刺激 ,使其产生信息,再通过神经传到脑部,经过脑部分析,形成味觉。
舌根: 味;舌尖: 味;舌两侧的中间部: 味;舌两侧的前部: 味,(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物体的 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 、 都可以通过振动产生声音。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声音也是以 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声波。
声波的用途: 。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 ,其次是 中,声音在 中传播是最慢的。
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为 米,气温每升高1℃,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 米。
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得到加强。
19.耳的结构包括:外耳( 和 )、中耳( 、 、
、 )和内耳( 、 、 )。20.听觉感受器位于 内,位觉感受器位于 和 内。我们平时会晕车的原因是位于 内的 感受器特别敏感。21、听觉的形成:声波通过 收集,通过 传导到 ,引起 的振动,然后由 放大并传导到耳蜗,振动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 神经传到大脑的 ,形成听觉。22、声音的三种特性是 、 、 。
23、音调是指我们感觉到声音的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频率是指物体在 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 。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
。
24、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 。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还与跟人距离声源的 有关。当距离发声体的位置一定时,振幅越大,响度 。当振幅一定时,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 。
25、音色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重要特征,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26、声音的大小单位用 来表示。一般声音等级高于85分贝的视为噪声。我国政府规定工厂、工地的噪声应不超过 分贝。居民居住区,白天不超过
分贝,夜间不能超过 分贝。
27、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28、完全“失聪”的原因可能是: 受损或发生障碍引起的属于传导性耳聋;
. 损伤引起的属于神经性耳聋。
29、人对高音和低间的听觉是有一定限度的,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
赫。我们听不到蝴蝶飞翔时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 ,我们能听到蜜蜂、蝙蝠飞翔时发出的声音吗?为什么?
30、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此时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 ,响度 。
31、我们乘车时闭眼也能准确辨断汽车行速度的变化和上、下坡,接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的 。
32、眼球的折光系统是由角膜、房水、 和 共同组成的,但起主要作用的是.
o 相当于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 上。晶状体的曲度可由
调节,从而可以使我们看清远或近的物体。
33、光强时瞳孔会 , 进入眼睛光线的量。光弱时瞳孔会
。瞳孔大小的变化是由于 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34、眼球瞳孔周围一圈的颜色是 的颜色。我们的黄种人虹膜的颜色是 ,美国人的虹膜是 色。
35、分布有感光细胞的是 。
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
,感光细胞感受到物像(即光)的刺激会产生兴奋,兴奋由
传到大脑的 ,形成视觉。
被观察的物体离眼球晶状体的中心距离总是大于晶状体的 2倍焦距,在视网膜形成的总是
、 的 像。
36、盲点:视网膜上视神经穿过的地方,没有 细胞,物像落在这里,引不起视觉,所以叫盲点。右眼的盲点位置是在靠 一边。
37、正常眼无论看近的还远的物体时,物像正好落在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