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文字〖大中小〗)
忽必烈统一全国以后,蒙古统治者在采行汉法
同时也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本民族文化教育,其
教育的长足发展,在蒙古族教育史上放出异彩。
宫廷教育
所谓宫廷教育,主要指蒙古最高统治者及皇室
成员的教育。这种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皇帝本身的学习及教育
大元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学习及教育,主要
由经筵讲官们负责实施。经筵是元蒙统治者为研
读经传史鉴而特设的御前讲席。早在西汉宣帝诏
诸儒讲《五经》于石渠阁。唐玄宗改丽正书院为
集贤院,选耆儒日一人侍读,并置集贤院侍读学
士,侍读直学士。宋时称经筵。每年春二月至端
午日,秋八月至冬至日,逢单日由讲官轮流人侍
讲读。元朝帝王基本上承袭了前代的体例,其内
容和形式都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形成了自身的特
色。据载,1324年(泰定元年),“皇帝始御经筵”。
奎章阁是管理经筵官的主要机构之一,具体管理
经筵官的选拔任用等工作。元代的经筵宫们承担
着两种特殊的任务。第一种任务是向皇帝授课,
这主要是通过向皇帝陈述祖宗之遗训,考经史之
格言揭示治道,以养君德。第二种任务就是以典
籍古训为鉴联系实际向皇帝进言。经筵讲官们所
用的教材为《资治通鉴》、《贞观政要》、《帝
范》、《孝经》、《大学衍义》、《四书》、《五
经》、《皇图大训》,其中也有一部分蒙文翻译
教材。由于经筵官们的授课对象是皇帝,所以他
们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且时间地点也不
确定。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元代不少蒙
古族皇帝,学学习态度是积极的,他们会主动地
邀请经筵官,或者在马背上或者在皇宫里与他们
共同探讨经传史鉴或军国大事,这对于元代帝王
学习和积累统治经验,提高统治者的政治、文化
素质,大有神益。
2.端本堂教育
端本堂教育,亦即皇太子教育,或者叫做东宫
教育,它是元代宫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早期蒙古族学校教育之一。元朝政府于127
4年(至元十一年)四月初建东宫。1307年(大德十
一年)七月置宫师傅,设太子太师、少师、太傅、
少傅、太保、少保,宾客,左右谕德,赞善,庶
子,洗马,率更令、丞,司经令、丞,十允,文
学,通事舍人,校书,正字等官*。1349年(至元
九年)冬,女端本堂为皇太子学宫。此外,还有詹
事院’、徽政院、储政院等机构与皇太子的教育有
密切的联系。许多皇太子们聘请了高质量的师
儒,向他们传授治国安民所需的各类知识,为其
日后的即位主政打下基础。其讲授的教材主要有
《资治通鉴》、《贞观政学》、《帝范》、《世
祖圣训》、《皇图大训》、《论语》、《孟子》、
《大主千:十庸》、《孝经》、《大学衍义》、
《尚书》。此外,个别师儒还为皇太子编写了《端
本堂经训要义》、《大宝龟鉴》、《承华事略》
等课外读物,开阔他们的视野。元代端本堂教育
的特色在于,他们一方面向蒙古师儒学习畏兀字
和八思巴字,另一方面也向汉族师儒学习汉文汉
语,在此基础上也跟随帝师学习藏语,为蒙古族
教育开辟了一条新路。
中央蒙古官学
元代的中央官学主要指蒙元统治者在大都(今
北京)为国人子弟创办的学校。其中蒙古官员子弟
就读的学校有:
1.蒙古国子监学
1271年(5元八年)正月,元朝政府下诏立京师
蒙古国子学,教习诸生,,於随朝蒙古、汉人及
怯薛歹官员中选子弟俊秀者入学,然未有员数。
以《通鉴节要》用蒙古语译写教之,俟生员习见
成效,出题试问,观其所对精通者,量授官职。
1306年(大德十年)二月,增生员廪膳,通前30
员为60员。1309年(至大二年)定伴读员40人,
以在籍生员学问优长者补之。元朝政府在上都也
设立了(蒙古)国子分学.其授课时间与皇帝巡幸
上都的时间基本一致,其余时间都在大都上课。
从总休上说.元代的蒙古同子学呈现了发展的态
势.生员的数量最高曾经达400多人、生员当
中.庶民子弟也占——定的比例;元朝政府在蒙
占国子学中听配备的师儒之职有博士员。助教2
员,教授2员,学正、学录各2员,典给1人。
典书1人。1277年(至元十四午)元朝政府设立蒙
古国子监,置司业一员。1292午(至元:十几年),
准汉人国学例,置祭酒、司业、监丞。以后又
增设令史1人,必阇赤1人,知印1人。蒙古
国子监既是管理机构,也是教学机构,它和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