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课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化常识

一、称谓

1、名、字、号

(1)古人有名有字:上古婴儿出生几个月后由

父亲取名;男子二十举行冠礼(结发加冠)

字;女子十五及笄(结发加笄)取字。先有名

后有字。

(2)名与字的关系:意思相近相同或相反。

曹操,字孟德;王维,字摩诘;诸葛亮,字孔

明;毛泽东,字润之(有时候看不出名与字

的关系,一是因为语意的变迁难以辨别,一是

因为我们的知识有限。)

(3)“讳”字的用法:不敢称这个人的名,但又

必须说名的时候则说“讳”。

(4)名、字之外还有别字(别号):与名、字

不一定有联系,是一种雅趣。散人(闲散之人)

;烟波道人(隐逸之意);居士等

(5)用法:一般情况下不能直呼其名,不能直

指其人(足下、陛下),直称姓名的情况有四

种:①自称,“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②用

于介绍或作传;(为此人写序仍称其字)③称

所厌恶、轻视的人;操贼(曹阿瞒)④长对幼、

上对下。

景公之时,雨(yù)雪三日而不霁。公

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

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

“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

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6)谥号(死后,据生前事迹品德而定):

①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朝

廷封)欧阳修(文忠)、范仲淹(文正)等

②普通人(非政府给)陶潜(靖节先生)

“谥”的用字,有特定的规范《谥法》

eg.经天纬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杀戮无辜

厉;年中早夭曰悼......

(7)庙号:从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位君王称

太祖、高祖、世祖(庙只有七个位置,并非所

有的帝王都可入庙,依德行功绩排位。XX祖或

XX宗一般为庙号,但后世称“宗”就泛滥开了。)

(8)避讳:不直称君主、尊长的名字(必须写

的时候就改字或缺笔)

eg.汉光帝刘秀时,“秀才”改称“茂才”;

王嫱,字昭君,避晋文帝司马昭的讳,改称

“明君”、“明妃”。

2、家族称谓

姑:父亲的姐妹;(姑父)

曾祖:祖父的父亲;

高祖:曾祖的父亲;

曾孙:孙子的儿子;(也叫重孙)

称“你”:长对幼、尊对卑、对亲近的人、对厌恶的人。

3、其他称谓

称斋名:蒲松龄,聊斋(扯谈的地方)先生

称籍贯:孟浩然(孟襄阳)

称郡望:(家族在某地为大族)“陈”—颍川郡;

“万”—扶风郡;“李”—陇西郡等。

称官职:颜真卿(颜太师);杜甫(杜工部)

称爵名:司马光,被封温国公(司马温公)

称官地:柳宗元(柳柳州)

4、其他称谓

①谦称:愚、鄙、敝、臣、仆、窃(译作:我)

皇帝:孤、寡、不榖

②敬称:皇帝(陛下);将军(麾下)

称对方:令、尊、贤

③年老的人:丈人、丈“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唐以后,“丈人”、“丈”专指岳父,“泰山”;岳

母:丈母、“泰水”)

④称谓前加“先”表已故的。称谓前加“大”“太”则

辈分再涨一倍。

⑤用于长者、朋辈之间:公、先生、君、子、足

下、夫子。君对臣:卿、爱卿。

4、其他称谓

⑥父之兄为伯父、世父,父之弟为叔父。(

统称叔伯)他们的妻子统称“世母”。

从兄弟:堂兄弟从子:侄子

⑦姑舅:夫之父为舅(也叫嫜),夫之母为

姑。

“姑嫜”之称

二、科举

1、汉代

(1)察举制:地方政府长官在辖内考察,推荐

给中央。孝廉(孝顺正直);茂材异等(才学

出众);贤良方正(品行端正);孝悌力田(

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会种田)

(2)征辟制:汉代的高级官吏任用属员的一种

制度。中央政府中的高官和地方政府中的州郡

长官都可自行征聘属官,再向朝廷推荐。(皇

帝自然也可征聘人才。)

eg.辟XX

2、魏晋

•尊贤敬让曰“恭”纯行不二曰“定0”

九品中正制:推选有名望的人出任“中正”官,

按品级推荐到地方做官。(州设大中正,郡设

小中正)

•谏争不威曰“德”甲胄有劳曰“襄”

上:上上、上中、上下;

中:中上、中中、中下;

•安民立政曰“成”布德执义曰“穆”以上是字均

下:下上、下中、下下。

含表彰之意

•名与实爽曰“谬”不诲前过曰“戾”

3、隋朝:科举取士

(1)明经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明经指通晓

经术。

(2)进士科:以诗赋取者。)

参加科举考试的人称“举子”

4、唐朝:多

文档评论(0)

151****10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