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前言:
诸位知道我们国家为什么叫中国吗?通常的说法是:古人认为我们国家处在世界的中央,故名中国。这也未免太小看我们古人的智慧了。真实的原因是:我们国家是奉行中庸之道的,所以叫中国。自从孔夫子着重强调“中庸”以来,中庸之道成为国人血液中的一部分,把孔夫子称作我们的国父毫不过分。说到国父,大家会想到孙中山。我不敢说孙中山不算“国父”,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中华民国的国父,或者说是近一百年的国父。而孔夫子,却是我们两千多年的国父。孰大孰小呢?这国父的名号应该归谁呢?相信诸位能够分辨。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作传,有这样的评论:“《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高山可以仰望,大道可以行走。孔夫子的人格力量就像那高山一样让人仰望,孔夫子的学说,就像那大道可以供人行走。我司马迁虽然达不到这种境界,但是很向往,孔夫子是我学习的榜样。司马迁接着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天下的王侯将相、名人大腕多着呢,但往往只是烜赫一时,只有孔子,一直是人们的老师。故而人们都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什么叫“至圣先师”?就是最了不起的老师,所谓万代师表、无边师魂。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么一位“至圣先师”谆谆教导说: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可见“中庸”肯定是个好东西。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庸似乎是个贬义词,跟“好好先生、骑墙主义”等绑在一起。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是我们这些缺少国学教育的人的悲哀。这么好的东西,居然被当做垃圾,太可惜了,现在我们得把他捡起来。“中庸”为什么是个宝呢?请听我慢慢道来。一、中庸的来源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从黄帝算起。但黄帝的事迹不可考,比较可靠的记载应始于尧,比黄帝晚约100年。尧舜禹,诸位都知道吧?禅让啊!把皇帝的位置让给贤能的人,而不是自己的儿子,了不起吧!尧禅位给舜时说:“允执厥中”。恭敬地把握好你的那个“中”。舜禅位给禹时,又说了这句话。孔夫子为中华文化做总结,把“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二、中庸的概念
什么叫中庸?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通俗地讲:中,即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庸,即尊重现实、合情合理。或者说:把握度,无过无不及就叫“中”;这个度把握得好,合情合理、合乎人性就叫“庸”。重点是那个“中”。
我们说“某某是性情中人”。人都是由性情的,就这点而言,“中”又叫“中和”。孔子的孙子子思在《中庸》这部书中写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现在站这里,心情平静,摒除一切私心杂念,优哉游哉地什么也不想,就是“中”。这是一种很好的状态,佛教道教的养生,要的就是这种状态,不喜不怒不哀不乐。但人是有感情的,肯定会有喜怒哀乐,有才正常。而佛教道教要人去除七情六欲来保持“中”的状态,这就不正常了。他们那个是死板的“中”,我们是变化的“中”。我们提倡该喜时适当地喜,该怒时适当地怒,该哀时适当地哀,该乐时适当地乐。喜怒哀乐符合常理,不过分就行,这叫“和”。故而“和”又叫“时中”。
“中”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所以“中”也要与时俱进,叫“时中”。把握“中”,什么时候变,什么时候不变,就要看事物处在发展的哪个阶段,还只是量变状态时,“中”不变,当量变发展到质变时,“中”就要跟着变了。要把握好真的很难,所以孔子感叹说:“中庸之为至德,民鲜久矣。”很难做到完全合乎“中庸”,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要“中庸”,相反我们时刻不能离开中庸,中庸得
越好,你成就越高,因为中庸之道实在太重要了。下面就将讲到中庸的意义。
三、中庸的意义
1、中庸,是孔子的方法论
什么叫方法论?就是怎么去认识世界,怎么用实践去改造世界的方法。我们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你钓鱼的方法,远远强过送你两条鱼。孔夫子的中庸之道,就是教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让我们在社会中游刃有余。
《论语》中处处体现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讲“文与质的关系”,认为“质”与“文”两者不可偏废,“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过与不及”皆为不妥,只有“文质彬彬”,和谐搭配,才能成就君子。
孔子讲:“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认为冉求做事退缩(“不及”),所以要促一促他,使他接近于“中行”;仲由勇气过人(“过”),所以要压一压他,也使他接近于“中行”。可见,孔子在教育学生时,依据中庸而“裁之”的。
孔子讲:“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如何与国君相处、与朋友交往,孔子也用中庸的尺度加以引导。如果与国君相处过密,则蒙受羞辱的日子不远了;如果与朋友交往过密,则遭受疏远的日子也不远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