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内容索引;课标定位;素养解读;;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启思导学1】指出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怎样的史实?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史实: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原因:政治上,周天子式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及各地发展不平衡;军事上,各诸侯国争夺更多的土地、人民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1.列国纷争
(1)春秋争霸:一些大的诸侯国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2)战国七雄
①诸侯国间: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②诸侯国内: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启思导学2】对比教材第9页“春秋列国形势图”与第10页“战国形势图”,从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从诸侯国减少、晋国分裂,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分布犬牙交错、杂居共处,可以看出统一趋势加强,华夏认同增强,华夏族分布更广泛。;2.华夏认同
(1)原因: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
(2)发展: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戎狄蛮夷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他们逐渐融入华夏族。
(3)影响:使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启思导学3】观察教材第11页“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钱币”,你能发现哪些现象?
提示从名称上看:有布币、刀币等,布币是沿用实物交换下“布”作为货币的说法。
从材质上看:有铜制和金制两类。
从形状上看:形态、大小不一,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体积小而轻便、圆边不易磨损、中间有孔利于贯穿;而布币形状似农具,说明受农业文明发展的影响。;1.经济发展;2.变法运动
(1)概况: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时间;易错易混春秋改革与战国变法的区别
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征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权。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废除世官制和分封制,确立了军功爵制和(郡)县制。由此可见,春秋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领域,战国变法更触及上层建筑领域。;知识拓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三、孔子和老子
1.孔子
(1)地位: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背景:礼崩乐坏、社会动荡。
(3)核心问题: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4)思想主张;2.老子
(1)地位: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主张;图示解史孔子与老子的政治主张及代表的阶级利益;四、百家争鸣
1.背景
(1)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
(2)阶级关系: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
士阶层崛起。
(3)社会风气: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2.内涵: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3.表现;4.意义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图示解史1.早期儒学体系的逻辑关系;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情境体验;材料三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主张“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颁布《法经》。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情境解读材料一主要体现了诸侯争霸减少了诸侯国数量,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的局部统一。材料二主要对比了青铜和铁器的不同用途,以及国有和私有土地对劳动者积极性的不同影响。材料三主要阐述了以李悝和吴起为代表的战国时期变法的主要内容。三则材料总体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的社会转型特征。;互动探究(1)由材料一、二,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结合时代背景与变法措施,分析材料三中各国开展变法运动的原因。
提示(1)政治上,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走向瓦解,出现民族交融;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土地私有制出现。
(2)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求废除旧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用法律制度巩固已获得的权益。各诸侯国为增强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素养史论;2.历史解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影响
(1)灾难: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广大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2)进步:争霸战争迫使各国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打击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硕士研究生论文的选题与写作.ppt
- 2019年7月安徽省砀山县事业单位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pdf
- 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2024.pptx
- 证券从业人员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doc
- 小学家长会英语老师课件.pptx VIP
- 第七单元《红楼梦》薛宝钗、林黛玉人物形象赏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VIP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全册) .pdf VIP
- 春季学期《工业控制网络》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