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饮中医鉴别诊断及治疗;.pdf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饮中医鉴别诊断及治疗;

四饮中医鉴别诊断及治

疗;

饮证;

一、概述:

㈠定义: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㈡历史沿革:《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金匮要略》等都有论述。

二、病因病机

病因

1、外感寒湿,肺脾受损,水湿停积成饮。

2、饮食不当,脾失运化,水湿停积成饮。

3、劳欲所伤,脾肾阳虚,水湿停积成饮。

病机:肺脾肾三焦气化失宣是形成痰饮的主要病机,三脏中又以脾失运化

首当其冲;病性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

病位:

饮留胃肠——痰饮

饮流胁下——悬饮

饮流肢体——溢饮

聚于胸肺——支饮

病理性质: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中阳素虚,脏气

不足,实为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

三、诊查要点

㈠诊断依据:应根据四饮的不同临床特征确定诊断。

痰饮:心下痞满,呕吐清水毯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消瘦,属停留胃

肠。

悬饮: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

下。

溢饮: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汗不出,或伴有咳喘,

属饮流肢体。

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

㈡病症鉴别:

悬饮与胸痹

溢饮与风水证

支饮、伏饮与肺胀、喘证、哮病

悬饮和胸痹的鉴别

两者均有胸痛。

胸痹为胸膺部或心前区闷痛,且可引及左侧肩背或左臂内侧,常于劳累、

饱餐、受寒、情绪激动后突然发作,历时较短,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

悬饮为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多伴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胁间饱

满,并有咳嗽、咯痰等肺系证候。

溢饮与风水证的鉴别

水肿之风水相搏证,可分为表实、表虚两个类型。表实者,水肿而无汗,

身体疼重,与水泛肌表之溢饮基本相同。如见肢体浮肿而汗出恶风,则属

表虚,与溢饮有异。

支饮、伏饮与肺胀、喘病、哮病的鉴别

均有咳逆上气,喘满,咳痰等表现。

肺胀是肺系多种慢性疾患日久积渐而成;

喘病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重要主症;

哮病是呈反复发作的一个独立疾病;

支饮是痰饮的一个类型,因饮邪支撑胸肺而致;

伏饮,是指伏而时发的饮证。

上述病证发生、发展、转归均有不同,其间亦有一定联系,如肺胀在急性

发病阶段,可以表现支饮证候;喘病的肺寒、痰饮两证,常具支饮特点;

哮证属于伏饮范围。

3、相关检查:四饮所涉及的疾病颇多,临床应结合有关检查确诊。

痰饮——胃镜检查、HP测定、便常规等。

支饮、悬饮——胸部X光片及B超探查、ECG、有关心功能检查、胸水检

查。

溢饮——尿常规、肾功能等。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标本主次

2、辨病邪的兼夹

(二)治疗原则以温化为主。

五、分证论治

㈠痰饮

脾阳虚弱证

饮留胃肠证

1、脾阳虚弱证

主症: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

兼症:脘腹喜温畏冷,口渴不欲饮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

或溏,形体逐渐消瘦。

舌脉: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证机概要:脾阳虚弱,饮停于胃,清阳不升。

治法:温脾化饮。

主方: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前方温脾阳,利水饮,用于胸胁支

满,目眩、气短;后方和胃降逆,用于水停心下,脘痞,呕吐,眩悸。

水饮内阻,清气不升而见致眩冒、小便不利者寒凝气滞,饮邪上逆,酌配

干姜、吴茱萸、川椒目半夏,生姜和胃降加泽泻、猪苓;脘部冷痛,吐涎

沫,为肉桂;心下胀满者,加枳实以开痞。

2、饮留胃肠证

主症: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或水走肠间,

沥沥有声。

兼症:腹满、便秘、口舌干燥。

舌脉: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证机概要:水饮壅结,留于胃肠,郁久化热。

治法:攻下逐饮。

主方: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前方攻守兼施,因势利导,用于水饮在

胃。后方苦辛宣泄,前后分消,用于水饮在肠,饮郁化热之证。

常用药:甘遂、半夏逐饮降逆;白芍,蜂蜜酸甘缓中,以防伤正;甘草与

甘遂相反相激,祛逐留饮;大黄,葶苈,攻坚决壅,泻下逐水;防己,椒

目辛宣苦泄,导水利尿。

饮邪上逆,胸满者加枳实、厚朴以泄满,但不能徒快一时,攻逐太过,损

伤正气。

㈡悬饮

邪犯胸肺证

饮停胸胁证

络气不和证

阴虚内热证

1、邪犯胸肺证

主症:咳嗽,痰少,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心下痞硬。

兼症: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干

呕,口苦,咽干。

舌脉: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文档评论(0)

199****2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