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玩积木》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积木》,具体内容包括:认识积木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学习积木的拼接方法,探索积木的稳定性。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积木的基本形状、颜色和大小,提高对物体特征的认知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积木拼接技巧,发展空间想象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积木的稳定性,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积木拼接技巧和稳定性探索。
教学重点:认识积木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动手实践和观察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积木一套,展示台,教学课件。
2.学具:每组一套积木,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出示积木,引导学生观察积木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激发兴趣。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积木特点。
2.新课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讲解积木的基本形状和拼接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积木拼接技巧。
3.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积木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颜色和大小,并思考如何搭建。
教师逐步讲解搭建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4.随堂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积木形状,搭建一个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探索稳定性(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不同形状积木的稳定性。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分析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
1.《玩积木》
2.内容:
积木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积木拼接技巧
积木稳定性探索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用积木搭建一个自己喜欢的事物,并记录其形状、颜色和大小。
2.答案示例:搭建一个房子,包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颜色自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教师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拼接积木时遇到困难,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家庭废旧物品制作积木,开展家庭积木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积木拼接技巧和稳定性探索。
2.实践情景引入: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分享。
3.例题讲解:如何让学生跟随教师操作,掌握积木拼接技巧。
4.随堂练习:分组活动中的教师巡回指导和解答疑问。
5.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具体要求和答案示例。
一、积木拼接技巧和稳定性探索
1.教师在讲解拼接技巧时,应详细说明不同形状积木的拼接方法,如:如何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积木组合在一起。
a.积木的形状:不同形状的积木稳定性如何?
b.积木的大小:大小是否影响积木的稳定性?
c.积木的摆放方式:如何摆放能使积木更稳定?
3.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鼓励他们观察、记录、分析,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实践情景引入
1.教师在引入积木时,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积木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如:“这个红色的正方形积木像一块小蛋糕,这个蓝色的长方形积木像一条小船。”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享时,应鼓励他们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如:“我看到了一个红色的正方形积木,它有四个角。”
三、例题讲解
1.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应逐步展示搭建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例如,教师可以先搭建一个简单的正方形底座,然后逐步添加其他形状的积木。
2.教师应强调拼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如:如何让积木之间紧密贴合,避免倒塌。
四、随堂练习
1.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辅导。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耐心解答,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和探索。
五、作业设计
2.答案示例中,教师应详细描述搭建过程,如:先搭建底座,然后逐步添加其他形状的积木,呈现整体作品。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使用清晰、简洁、生动的语言,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语调应富有变化,适当提高音量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尤其在关键知识点和提问环节。
二、时间分配
1.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不超过5分钟,确保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为后续教学内容留出充足时间。
2.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环节各分配10分钟,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跟随操作和动手实践。
三、课堂提问
1.提问时,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鼓励学生思考和分析。
2.针对不同难度的提问,教师应给予不同时间等待学生思考,以确保回答的准确性。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情景导入
1.利用生动的实践情景,如有趣的积木作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