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礼仪修身 礼仪修身——雅言之礼.docVIP

第二单元礼仪修身 礼仪修身——雅言之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文化与鲁班工匠精神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中华传统礼仪》

PAGE1

第二单元(礼仪修身)教案

课程名称

第二单元礼仪修身

课程代码

使用教材名称、编著者、出版社

《中华文明礼仪》主编陈济副主编彭程蔡少惠

授课对象

动漫专业2016年级1、2班

课题

礼仪修身——雅言之礼

教学目的

基本要求

学习与人交往中的雅言礼仪。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中华传统礼仪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敬词敬语、谦词谦语礼仪。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别敬词与谦词。

教法

教具

课件

传统授课讲堂。

电脑、投影仪。

第一章PPT。

教学内容及进程:

一、语言有雅俗之分

“自谦而敬人”——敬语与谦语

对他人应该使用敬称

公、卿

公子千金

解释:

君原本指天子或者诸侯国的国君,后来人们把君转化为意义比较宽泛的敬称,例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君,妻子称丈夫为夫君,君在今天相当于您。

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的重要官员是三公九卿,也被人们用做敬称,对于少数德高望重的长者,可以在他的姓之后加“公”字,称为“某公”,把卿用做尊称,先秦就已经出现,例如荀况,尊称他为荀卿。

诸侯称为公也称为侯,尊侯是指对方的父亲,诸侯的庶子古称公子,后也用来尊称对方的儿子,而将对方的女儿称为女公子。

称呼对方配偶:

古代天子的妃子称为“后”

诸侯的配偶称为“夫人”

大夫的配偶称为“孺人”

士的配偶称为“妇人”

庶人的配偶称为“妻”

古代最常见的敬称,在他人近亲的称谓之前添加表示美好的字,如“令”字、“贤”字

令尊令堂令伯令叔令兄令弟令妹

令郎令爱

贤伉俪(夫妇)贤乔梓(父子)

旧时书信往往用“台”字来表示尊敬,台是“三台”的简称,古人称三台是辅佐天帝的三颗星,因而比作天子的三公,后用来作尊称。“兄台”

避免叫对方的名字,用文雅的称呼来代替。

“陛下”“阁下”

二、谦称和谦语

家父家君家严

家母家慈

先父先大人先母

家伯家伯母家叔家叔母家兄家嫂

舍弟舍妹

尊对方为兄,自称弟

对长者要自称“晚生”

比父亲年龄大的称为伯伯,比父亲年龄小的称为叔叔

称呼自己的配偶:内子,外子

虎子犬子

三、雅言举例

第一次见面:“久仰”“幸会”

问人姓名:“敢问先生尊姓大名”“请问小姐芳名”

问人年龄:“请问先生贵庚”“请问小姐芳龄”

问人住址:“阁下府上是哪里”

问人工作:“不知阁下在哪里高就”“仁兄目前在何处得意”

邀人赴宴:“略备菲酌,敬请赏光”

送人礼物:“区区微物,不成敬意”“恳请笑纳”

得人夸奖:“承蒙垂爱”“缪承过奖”

感谢邀约:“承接高宴”“感谢赐宴”

感谢礼物:“敬谢厚赐”“不胜篆感”

“续貂”用于谦称续写别人的著作。

归还别人的东西,我们可以礼貌地称作“璧还”。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补充说明

结合PPT进行教学,与学生互动,讲解传统礼仪的基础理论性知识。

课程结束前对整节课所教授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回顾,加深教学印象。

布置课后作业。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