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氏重修宗谱诸章艾三姓始祖总叙.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诸氏重修宗谱诸章艾三姓始祖总叙

事以人传,人以事传,汉末三义事则桃园叙齿矣,人则昭烈帝蜀矣。其所以能永留纪念千古传为美谈者,有其事而又有其人耳。溯我始祖诸、章、艾三公之轶事何尝非与刘关张先后相辉映哉?!董昌倡乱风云海内,黄巾之流亚也。我诸、章、艾三公(1)虽有志清澄,奈以孤穷无援,欲守无地,欲战无兵,枕戈待旦义结桐庐亦桃园之盛举也。及扬镳分道聚义石羊以待后图,又古城之故辙也。终以内无帝胄皇叔之尊外无徐庶走马之荐,不足以号召豪雄成其大业。乃谢别择卜,待子若孙善其继述。鉴于石坑、源头、礼洞(2)发详地之联属,可概想矣。其后年湮代远事随境迁,询之故老鲜有能道及之者。闲或有之亦略而不详,荒唐无稽,以致三公子孙漠不相关,甚至自相舐犊罔知异派同源之义,是谁之过哉?!民国十四年,予设教梅畲诸村(3),诸兄岷川先生与章兄光辉先生往来甚殷,时称道之,意欲联络以继先令好,并欲集资游浙藉访祖宅。不幸诸章两兄先后谢世,继好之志集资之游卒付逝水浪花,有志未就良可叹也!

及今年春,予以年老颜厚谬承吴君京德之邀糊口社庚。适岷川兄次郎非凡先生识勷理邮政,幸不我弃,每当公余,时赐过访,订忘年交;而光辉兄之令郎家远先生亦间有接洽,偶尔谈及始祖来赣之事,虽通宵达旦,亦津津乐有所闻。此我诸、章、艾三始祖义教精神结合之遗留也!是年冬,幸值诸姓重修宗谱,予以岷川、光辉两兄未竟之志叙其大概,拟欲弁诸谱首,倘后起俊英继述始祖之遗教者,俾知诸、章、艾三公之子子孙孙世好,有自一视同仁勿相秦越,则与汉末三义并传不朽矣。至于笔未生花文不工雅,是否玷辱玉牒,并请质之家达先生为何如也。

江西匡庐师范毕业曾任东乡黎城乡国民中心学校校长

三十四世义孙艾香驰薰休拜撰

诸、章、艾三公,分别指江西东乡和余干诸章艾三姓的始迁祖。

诸公,名回,排行七,称“回七公”,,生于唐大中癸末年(公元863),享年75年,卒年后晋天福二年或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

章公,名让,字老生,号崇义,称“崇义公”。生于唐宣宗年间(847-859年)。享年92岁,葬江西抚州市东乡区小璜镇绿石源。

艾公,名宰,排行九,称宰九公。生于809年,卒于896年以后,具体不详。葬江西抚州市东乡区小璜镇横山水库侧。

石坑,江西抚州市东乡区杨桥殿镇愉怡水库东侧二公里左右。

源头:江西上饶市余干县源头岭章家。

礼洞,东乡区杨桥殿镇愉怡水库内,枯水期可看到墙基,宰九公后裔十五世后已全部迁出。

梅畲诸村:江西上饶市余干县社庚镇

白话文:

事件通过人的传说流传下来,而人又是通过事情的传说记述流传下来的。汉末刘关张在桃园三结义并按年龄定座次的故事为世人津津乐道;刘关张三个人物也因为昭烈帝刘备建立蜀汉被历史记述。能够被永远留存并传颂千古的原因,既有其事迹,也有其中的人物。回溯到我们的始迁祖诸、章、艾三公的传奇事迹,难道不与刘备、关羽、张飞先贤先后辉映吗?董昌判乱称帝,掀动天下的风云,如同汉末黄巾之乱。我们的诸、章、艾三公虽然有志剿灭判乱,却因孤穷无援,想要坚守却没有土地,想要参与战斗却手下无兵。然而他们三个枕戈待旦,义结桐庐,也算是桃园盛举了。后来分道扬镳,聚义于抚州石羊市,也象是古城一样的事迹。但是既没有象刘皇叔帝室之胄的尊贵的血统,也没有象徐庶这样的贤才相助,无法号召豪杰共同成就大业。于是,卜封吉凶以定去留,最后大家互相告别,等待子孙继承传述。通过石坑、源头、礼洞等地的联系,可以勾勒出其大致情况。后来岁月更迭,事情随着环境变迁而逐渐遗忘,询问老人也很少能够道出详情。即使有人知晓,也多是略知一二,荒谬无稽,以致诸章艾三公的子孙之间漠不关心,只有自已关爱自已,却不知道不同姓氏却有同宗同源之义举,这是谁的过错呢?!民国十四年,我在余干梅畲诸村设教,与诸岷川先生和章光辉先生来往甚密,时常谈及这些事情,意图联络感情,继承先人遗志,并计划集资游历浙江,寻访祖宅。可惜的是,诸、章两位兄长先后去世,继承遗志的计划最终成为泡影,遗憾未能实现。

直到今年春天,我因为年老,受吴君京德之邀,在社庚糊口谋生。岷川兄二儿子非凡先生处理邮政事务,所幸没有遗记我,经常来访,订立忘年之交;而光辉兄之大儿子家远先生也有所联系,偶尔谈及始祖来赣的事情,即使通宵达旦,也津津乐道。这便是我们诸、章、艾三位始迁祖义举的继承。直到今年冬天,正值诸姓重修宗谱之际,我在岷川、光辉两位兄未竟之志的基础上,大致叙述了这些事情,打算写在谱首,希望后来者能够继承始迁祖的忠义精神,让诸、章、艾三家子孙世代和睦,不分彼此,这样便能像汉末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一样传承不朽。至于文笔未达到精湛,是否有损于宝贵的家谱,还请对家族故事非常熟悉的先生们评说了。

江西匡庐师范毕业曾任东乡黎城乡国民中心学校校长

三十四世义孙艾香驰薰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