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登高》《声声慢》教学设计.docxVIP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登高》《声声慢》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泣血含泪诉悲愁

——《登高》《声声慢》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诵读理解诗歌,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

3、感受体味两位诗人在诗中表现的深沉浓郁的忧思愁苦。重难点

品味鉴赏诗歌语言,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和沉重的家国忧思。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探究讨论方法指导

教学工具:多媒体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探究讨论。通过设计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思想的碰撞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诗歌,体味诗人的情感。

3.方法指导。通过诗歌形象题和炼字题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规范的答

题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以学生知道的有关“秋”的诗词引入新课。

二、知人论诗看经历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

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上疏言宰相房琯事被贬。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三吏”即《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即《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这时期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这已是诗人漂泊在外第八个年头了。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

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四、美读诗歌,初步感知

诵读指导:首句要读的高亢激昂,次句要读得回环婉转;第三联的“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然后“木”“江”做延长音;第三联的“悲”“常”“病”“独”等字要重读以示沉重。尾联宜慢读,并读出自怜自嘲的况味。

具体安排有:体会诗意自由诵读,齐读,教师范读,男女生个一人诵读,教师评价指导。

五、《登高》问题导学,合作探究

1、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之景,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何种氛围运用了什么技巧

2、请分析颔联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书面)

3、宋人罗大经曾说颈联十四个字含有八层意思,结合诗句,说一说作者此时的境遇包含哪八层意思。(口头)

第2题关键字词作用答题思路

第一步、解释字的意思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第三步、联系意境和情感参考答案

1、意象——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声、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盘旋飞翔的水鸟。

氛围——营造了凄凉、肃杀、雄浑、阔大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漂泊无依的孤独之情。

技巧——由高到低,动静结合,视听结合

2、①“无边”“不尽”都是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意思,使“萧萧”和“滚滚”更加形象。

②杜甫的这句诗让我们联想到了落叶寒窣的声音,长江汹涌的场景,境界阔大,气势磅礴。

③这句诗也让暮年的诗人在博大的自然面前感受到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悲

伤。

六、巩固拓展,迁移运用

《声声慢》中,作者是如何写“愁”的

1.运用叠字。全词首句即连下十四个叠字,质朴清新,自然流畅,准确地反映出词人的孤单与凄清、沉痛与心酸、忧郁与愁闷,表达了词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状态。

2.借景抒情,寓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