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1-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宇宙里有些什么导学案2-苏教..doc

2021-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宇宙里有些什么导学案2-苏教..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宇宙里有些什么导学案2苏教版

【课堂目标】

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的运用。

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

第二标我的任务

【任务1】自主导学

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茫无涯际(yá)熔解(róng)B、广漠(mò)恒星(hóng)

炫目(xuán)灼热(zhuō)D、尘埃(ǎi)锤形(zhuī)

2、下列语句使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a)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在地球

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得多。

说明方法:

作用:

(b)尽管恒星都很大,差不多每一颗都能装下几百万个地球(只有极少数比地球

小),可是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里,这些恒星不过像大海里的水滴,也许还要小。

说明方法:

作用:

(c)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

说明方法:

作用:

【任务2】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3-7题。

卧看牵牛织女星

①那么牛郎在哪里呢?我们且把那白茫茫的银河当作一条真的河流,我们的眼光渐渐地向东南移,渡过这河流最宽阔的渡口,就遇到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间的一颗很亮,两旁的光芒较弱,看去与中间的一颗距离恰好相等。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联结起来,正像一条两臂相等的杠杆;因此,阿拉伯人把这三颗星叫做天平星,我们也把他们叫做挑担星。这中间一颗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牵牛星。在秋天晚上,确实只有这颗星能够和织女星相配,它的光辉稍稍带点儿黄,不及织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它。

……

②那么银河系之外是什么呢?天文学家说,银河外面还有很多类似银河系的星系,天文学家把它们叫做河外星系,我们所看到的扁平的漩涡状的星云。

③看了这些天文上的时间和空间的数字,常会使人想起人生在世,真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可是从另一方面想,那悠久的时间性和广阔的空间,都不能逃出自然法则的支配,我们人研究各种自科学,能够发现那些自然法则,这就是人的高明处,凭这点高明处,我们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和藐小了。

3、在第①段文字中,作者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银河系中的天平星。请你分析一下“我们的眼光渐渐向东南移”的参照点(立足点)是什么?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天平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文字共3句话,有两句话中用了“天文学家”这个词语,这是为什么呢?将这段文字最后一句话中的“猜想”改为“说”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中,作者说“真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你读过的古诗文中,写出一联与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意义相近的诗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对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实践

向同学们介绍你所掌握的天文知识(可上网、到图书室查阅资料)

第三标反馈目标

【自我检测】

青海省中考试题:

你是十四五岁的中学生,如果向不同年龄段的人问去公园的路,该怎么问?

问小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四十岁的中年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六七十岁的老年人:“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提示

第2小题重在说明方法的理解与运用;创新实践要求我们应掌握丰富的知识,做到“胸有成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ui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件大家都可以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