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大学生家庭功能与心理异常的关系:孤独感和性取向的作用
大学生家庭功能与心理异常的关系:孤独感和
性取向的作用
马前广∗
【内容摘要】为了探究大学生家庭功能对心理异常的影响,并检验孤独感对心理异常的中介作用
和性取向的调节作用,2021年3月至9月,在上海市高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287名大学生进
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调查家庭功能,UCLA孤独感量表调查孤独
感,心理健康筛查CORE量表调查心理异常情况。发现家庭功能能够负向预测孤独感(β=-0.27,T=
-16.75,p<0.001)和心理异常(β=-0.12,T=-4.55,p<0.001),孤独感能够正向预测心理异常(β=
1.12,T=25.27,p<0.001),孤独感在家庭功能和心理异常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4,95%CI=
[0.002,0.08]),家庭功能与性取向交互项对孤独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大学生家庭功能是心理异常的
重要预测因素,同时应关注孤独感和性取向的作用,采取一定措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减少心理异常
情况的出现。
【关键词】家庭功能孤独感心理异常性取向非异性恋
一、研究目的
大学生的心理异常问题已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异
常状况频发,既给本人造成痛苦,同时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压力和挑战。据统计,当前大学生群体
中有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比例仍然较高,学生自杀风险仍居高位。有研究表明,心理异常是导致大学
①
生自杀、心理危机和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学校、家庭和社会应积极探究大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和影响
因素,为预防心理危机和犯罪行为作出努力。因此,探究大学生心理异常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现实和
理论意义。
学界目前对大学生心理异常原因的探索一般从学生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视角出发,学生个体
因素包括其基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和个体人格因素等;而环境因素则集中在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
面。但更多学者倾向于个体内在因素和外界因素的相互作用。如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发展的个体处在
从直接环境到间接环境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间或嵌套于其中。每一系统都与其他系统以及个体交互作
②
用,会影响个体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学生成长会面临诸多外部系统的作用,但在这些外部环境系统
本文系上海市思想政治阳光计划课题项目“上海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项目编号:
19YG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马前广,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心理学博士。
①参见吴才智、江光荣、段文婷:《我国大学生自杀现状与对策研究》,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年第5期。
②参见刘杰、孟会敏:《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载《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第2期。
15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2年第6期
中,家庭环境作为大学生个体成长所处的直接环境,其构成要素对个体心理是否健康会带来直接影响。
在家庭环境中,家庭结构、家庭价值观、家庭互动方式、家庭功能等因素被广泛关注,但家庭功能被研究
者认为是其中不可忽略的因素。目前学界对于家庭功能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基本上都是从家庭具体特
①
征和家庭完成任务两个方面来定义家庭功能。在国外学者看来,家庭功能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如家
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家庭关系结构、家庭成员交往质量、家庭成员情感联系、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沟通
等。在家庭功能诸多表征中,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等指标能够较好体现家庭功能是否良好。家庭适应
性和亲密度是反映家庭适应新环境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能够用来
判定家庭功能状况。如有学者认为,家庭实现其基本功能的结果与其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