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版)H-G∕T 6000-2022 电磁式酸碱浓度计.docxVIP

(正式版)H-G∕T 6000-2022 电磁式酸碱浓度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CCSG98

71.120;17.220.20;17.040.30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6000—2022

电磁式酸碱浓度计

Electromagneticacid-baseconcentrationmeter

2022-09-30发布2023-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600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化学工业专用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甘肃省计量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文秀、张雯、蒲瑞丰、毛卫岗、裴玲丽、孙继峰、韩宏伟、刘涛、李鹏飞、胡述杰、苏昉、孙纳、潘勇宏、李昱。

1

HG/T6000—2022

电磁式酸碱浓度计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磁式酸碱浓度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参数、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电磁式的酸碱浓度计(以下简称“仪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6587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JJF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基本参数

4.1测量范围

仪器测量范围为:

——NaOH:0%~5.00%;——HCl:0%~10.00%;

——NaCl:0%~15.00%;——H?SO?:0%~5.00%。

4.2温度补偿范围

仪器温度补偿范围为0℃~50℃。

2

HG/T6000—2022

4.3输出信号

仪器输出信号为4mA~20mA或DC1V~5V。

注:DC指直流电,以下同。

4.4工作条件

仪器的正常工作条件为:

a)供电电压:AC(220±22)V或DC(24±2.4)V;

b)环境温度:0℃~50℃;

c)环境湿度:相对湿度不大于90%;

d)安装现场不应有强电磁场干扰和剧烈振动。注:AC指交流电,以下同。

5要求

5.1外观

仪器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外观整洁,不应有损伤和锈痕;

b)表面涂层色泽均匀,不应有起皮、起泡等缺陷;

c)所有紧固件应紧固良好,不应松动。

5.2示值误差

仪器示值误差为±5%FS。

注:FS指每只仪表的满量程,以下同。

5.3温度补偿误差

仪器温度补偿误差应不大于±1.5%FS。

5.4稳定性

仪器稳定性误差应不大于±1.5%。

5.5重复性

仪器重复性误差应不大于1.5%。

5.6响应时间

仪器响应时间应不大于60s。

5.7环境温度变化影响

仪器在环境温度0℃~50℃范围内变化时,仪器的误差应符合5.2的规定。

5.8环境湿度变化的影响

仪器在环境湿度在不大于90%的范围内变化时,仪器的误差应符合5.2的规定。

3

HG/T6000—2022

5.9供电电压变化的影响

仪器的供电电压在AC(220±22)V或DC(24±2.4)V范围内变化时,仪器的误差应符合5.2

的规定。

5.10绝缘电阻

输入端子、输出端子、电源端子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MQ。

5.11绝缘强度

仪器的各接线端子对机壳之间分别进行绝缘介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