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创造方法和创新思维
第一单元创造方法和创新思维理
第一单元创造方法和创新思维理
论简介
论简介
l一节:创造和创新的理论
l教学时间:(2)
l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创新和创造的基
本理论。
l教学重点:1、创造力的开发理论依据:
l2、克服创造中的心理障碍
l教学难点:1、克服创造中的心理障碍
l教学手段:讲解法、实践法。
l教学反馈: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l一、导入
l1、人类为什么能够创造?
l2、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创造?
l二、正课:
l(一)创造的概念:是指在原先义务所
有的情况下创造出来新的东西。
l(二)创新的概念:在前人成果基础之上
的一种超越,提出新的见解,新的发现,
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出新
的事物,或者对原有的成果进行创造性的
运用。
l(三)二者区别:创新更加强调效果,可
以说创新是在创造力的运用获得社会承认
的效果,或者说是将创意变成现实有效的
成果。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l(四)创造力的开发理论依据:
l1、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只是程度高低不
同。
l2、创造力和智力是不同的范畴。
l3、创造性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获得。
l4、创造性的培养最根本的问题是塑造创
造性人格。
l(五)克服创造中的心理障碍
l1、自我意识的障碍(自大和自负都要不得)
l2、情感障碍(害怕失败等)
l3、认知障碍(感知不敏锐、功能固定、过
分遵守规则、人云亦云、缺乏独立见解,
崇拜权威,经验主义等)
l4、动机不足(对创造不感兴趣、满足于眼
前常规工作等)
l(六)实践:1、设计外语学院的院标。
l三、小结:
l1、创造力的开发理论依据:
l2、克服创造中的心理障碍
l四、作业:
l1、设计外语学院的院标。
第二单元创造性思维和解题方法训练
第二单元创造性思维和解题方法训练
l第一节:向唯一性挑战、向完美挑战、
向概念挑战
教学时间:(2)
l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学会基本方法。
l2、学生能够应用该方法解决实
际设计问题。
l教学重点:1、用途和方法发散训练。
l2、希望列举法的应用。
l3、更新概念的应用。
l教学难点:1、希望列举法的应用。
l教学手段:讲解法、实践法。
l教学反馈: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怎样克服创新过程中的障碍?
l二、正课:
l(一)向唯一挑战
l1、理解:请列举铅笔的用途。
l说明: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唯一,只有最佳,
最好,最合适。(P35)
l2、方法:1)图形发散2)词语发散※3)用途
和方法发散训练
l3、训练:例子如帽子妙用P38,铅笔的用途等。
(二)向完美挑战:
(二)向完美挑战:
l1、理解:挑战完美是就现有本身的功能进行多方
位的思考,看看人们对它还有什么新的希望。希
望有时候可能是幻想,不切实际,但正是不切实
际的幻想、希望是伟大发明的指南。
l2、方法:希望列举法即对对象物就材料、结构、
形状、坚固、耐久、方便、美观、实用、功能等
反面的期望列举出来,在具体的思考该如何实现
这些要求。
l3、例子理解:希望列举法改进自行车。
l4、思维训练:希望列举法改进手机的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