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时优化训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时优化训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1.明代的马政,实行内地与边镇两种不同的牧养马匹的方式。两京太仆寺负责管理内地民间牧养,而北部边防地区设立行太仆寺和苑马寺,负责所属各卫所、监苑的马匹牧养等相关事务的管理。明代的马政举措旨在()

A.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形成民族交融局面

C.促进边疆畜牧业的繁荣 D.提高内地军事地位

2.下图为某几个王朝中枢机构简化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3.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内阁大学士开始由尚书担任,而这些尚书有的还担任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等,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官阶为正一品,六部尚书有事往往请示内阁大学士。这反映出当时()

A.统治集团的分裂 B.中枢权力的变化

C.专制制度的弱化 D.君主权力的下移

4.1639年,英国人威廉·劳德收到一本耶稣会士带来的《航海通书》,里面用文字向航海者指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海上通道;从福建省南部海岸出发,绕经整个东南亚,到达印度洋各港口,直至波斯湾口的霍尔木兹海峡,其中有一部分来自郑和数次下西洋的记录。据此推断()

A.明代统治者改变了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

B.明朝时中国与世界各地建立了紧密联系

C.郑和下西洋对于中外交流具有深远影响

D.中国与世界贸易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崩萍

5.卫所制是明代的军事制度,卫是卫所制下最高的军事战术单位。下表是明朝洪武末年部分地区置卫的情况。这些卫的设立主要是为了()

卫的数量

范围

10

山东沿海

11

浙江沿海

11

福建沿海

8

广东沿海

A.配合郑成功收复台湾 B.防范蒙古人南下

C.抵御英国的殖民扩张 D.抗击倭寇的骚扰

6.明朝福建巡抚许孚远认为,“彼其贸易往来,籴谷他处,以有余济不足,皆小民生养所需,不可因别而废屦者也。不若明开市舶之禁,收其权而归之上,有所予而有所夺,则民之冒死越贩者,固将不禁而自止”。由此可知,许孚远主张()

A.合理引导来华外商的行为 B.支持和发展私人海外贸易

C.设官方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D.开海贸易以促进国计民生

7.元末,张士诚、方国珍与朱元璋争夺天下失败,余部逃亡海外,继续与明朝为敌,而且还与日本海盗相勾结,共同反对明朝。针对这一情况,朱元璋说:“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据此可知,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

A.海疆不靖带来的政治威胁 B.封建自然经济心态下产物

C.重农抑商狭隘思想的体现 D.西方殖民势力的不断骚扰

8.明朝末年爆发了农民战争,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政治黑暗和天灾不断是起义爆发的重要原因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随后在此建大顺政权

C.努尔哈赤率清军在山海关打败了李自成

D.多尔衮乘机入关推翻明朝,迁都北京

9.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朝开始实行“金牌信符制”,即通过发放金牌信符,确定边疆地区与中原王朝的纳马予茶关系,三年为一周期,差京官选调边军,捧金牌信符,往附近蕃族,以茶易马。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A.推动了民族间经济交流 B.传播了中原农耕技术

C.解决了明朝的边患问题 D.正式确立了朝贡体制

10.隆庆五年(1571年)二月,王崇古上奏《确议封贡事宜疏》,主张与鞑靼开展互市。最终,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贸易口岸。这一事件()

A.缓解了明朝内陆边疆危机 B.标志明朝放松海外贸易政策

C.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理方针

11.阅读下表,该表史实可以证明明朝()

1514年

葡萄牙海盗商船直接侵占“电门”(今香港新界)

1521年

屯门葡萄牙人被明军驱逐,此后,所有朝贡国一概被禁止来广州通贡

1543年

葡萄牙人和一些中国海商在闽浙沿海骚扰,明将测捕,反遭败绩

A.海禁政策是外患的根源 B.海禁政策阻止了殖民扩张

C.实行海禁有一定合理性 D.海禁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

12.“西洋”是古代中国人对西部外域地理的称谓。“西洋”一词约出现在元朝,指今天的南亚或东南亚。郑和下西洋中的“西洋”实指后来的“南洋”,即包括东非在内的印度洋等区域。明中叶以后,“西洋”则变为更远方的“泰西”。“西洋”概念变化反映的是()

A.闭关锁国政策松动 B.时人眼界扩大

C.国人海权意识加强 D.中外交流频繁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史·郑和传》记载了郑和下西洋的事迹:“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送)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

材料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