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文化意识
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我国外语教育工作者经历了一个由模糊
到逐渐明晰的认知过程。笔者翻阅了近百年来我国英语学科的课程标
准和教学大纲发现,1929年的《中学英语暂行课程标准》最早提到
使学生从英语方面加增他们研究外国事物的兴趣的内容[1]。之后,
1948年的《修订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除了重复此句,还加上了
从语文中认识英语国家风俗之大概。从英美民族史迹记载中,激发爱
国思想及国际了解的有关内容。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和1963年的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进行国际交往、
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的重要工具。但是,
教学大纲侧重语言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并未指出文化在语言教学
中的作用。因此,外语教师和学生的眼里只有语言而无视文化的现象
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93年,在《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
纲(初审稿)》中,不仅有“增进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的教学目
标,而且指明“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掌握
语法知识有助于语句结构正确,而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有助于理解和
表情达意。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
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英语,扩大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
民族的文化。为此,……应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21世纪以
来的英语课程标准进而明确,英语教学应使学生获得文化意识和跨文
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素养。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
1
意识列为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更加突显了文化在外语教学中
的重要性。
然而,实际的教学依然存在重视语言知识、忽视文化意识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意识的内涵缺乏了
解。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管提出了有关文化要求的目标,但往往
由于课时不够导致目标落空。曾有资深教师问笔者:“我怎么在教材
里看不到很多反映文化意识的材料?”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文
化意识的含义。
一、文化与文化意识
(一)文化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文化是指“人类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
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语言文字是用
以描述和记载文化的,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没
有文化的语言实际是不存在的。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语言的表达形式也不尽相同。例
如,我国在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前,大家庭较普遍,亲戚关系复杂,
称呼繁多。赵元任先生在《中国人的各种称呼语》(ChineseTermsof
Address)一文中列举了114种对亲属的称呼语,每种又有正式名称、
直称与比较文气的称呼之分[3]。如汉语中的伯父(大伯)、叔叔、舅
舅、姑父、姨父在英语中通称为uncle,姨妈(姨娘)、姑妈、伯母
(大伯母)、婶母、舅母则通称为aunt。如要详细说明关系,则要
2
说“myfatherselderbrother(大伯).”“mymotherssister
(姨妈).”“mymothersbrotherswife(舅母).”等。这是因
为英语国家小家庭居多,亲属关系较为简单。又如,英格兰的天气变
化无常,这会儿是阳光普照,不一会儿就刮起风来,乌云密布,雨水
洒落,过了一阵子又雨过天晴。因此,当地人非常关注天气的变化,
遇到晴天,人们相见时通常说“Itsafineday,isntit?”,遇
到雨天会说“Oh,itsawfultoday!”,这样的话似乎成了寒暄语。
而中国人通常会问:“您吃过了吗?”这往往只是友好的问候,并无
实际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以食为天”的文化。可是,外国
人可能将其误解为说话人真的关心自己吃饭了没有,如果没有,是否
有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