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选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学习重点:
1)科举制度
2)宰相制度
难点:赋税制度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九品中正制
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②创立:曹魏时期,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③特点: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
④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只看重家世,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
创立
①隋朝建立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发展
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知识链接】
内容
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3)影响: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2.官员管理
(1)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2)监察: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知识点二三省六部制
1.历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3)唐太宗时,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4)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2.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3.意义
(1)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点三赋税制度
1.魏晋: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2.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3.唐初:租庸调制
(1)内容:赋税征收对象为成年男子。可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4.唐中后期:两税法
(1)背景: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2)实施: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3)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影响: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达标检测
1.宋朝社会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下列属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是()
A.科举制的完善 B.九品中正制的确立
C.察举制的发展 D.八股取士制度形成
2.司马光在上书宋神宗的《论风俗札子》中写道:“今之举人,发口秉笔,先论性命,乃至流荡忘返,遂入老庄。纵虚无之谈,骋荒唐之辞,以此欺惑考官,猎取名第。”这反映()
A.宋朝科举命题不以儒书为限 B.宋朝并未严格限制应试者的资格
C.儒学独尊地位重新得以恢复 D.重文轻武导致宋朝实行文化专制
3.唐初,经常在政事堂举行宰相议事会,但也常常出现“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云不决”或中书、门下两省官员“阿旨顺情,唯唯苟过”的现象。这说明()
A.政令执行通道不畅 B.宰相才干严重不足
C.集中议事不得人心 D.机构之间协调欠佳
4.唐初,三省宰相几乎都是兼职,一般是“午前决朝政,午后决省事”,且每天上午政事堂宰相办公会议结束后,皇帝都要“出内厨食以赐宰相,馔可食十数人”,以慰劳忙碌了一上午的宰相们,从而形成了宰相会食(有如工作午餐)之制。由此可知,宰相“会食”()
A.旨在提高宰相办公效率 B.利于协调三省宰相关系
C.强化了君主对宰相控制 D.便于皇帝诏令顺利执行
5.汉代的许清、许劭为当时著名贤士,他们开办讲坛,每月初一命题清议,评论乡党,褒贬时政。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无不声名大噪,这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此举反映了()
A.读书人极重视声名 B.察举制社会影响大
C.世家大族势力扩大 D.社会重学风气浓厚
6.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测评卷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测评卷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测评卷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单元测评卷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测评卷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评卷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单元测评卷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测评卷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检测卷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检测卷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2025年中国硬质塑胶喷油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山东省肥城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新版.docx
- 2025年山东省肥城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及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山东省肥城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完美版.docx
- 2025年山东省肥城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完美版.docx
- 2025年山东省肥城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完美版.docx
- 2025年山东省肥城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推荐.docx
- 2025年山东省胶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山东省胶州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山东省胶州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