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07.060CCSZ05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XXXX—XXXX
改性黏土治理赤潮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edtidecontrolwithmodifiedclay
(报批稿)
(本草案完成时间:2024-04-02)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7/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海洋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1
DB37/TXXXX—XXXX
改性黏土治理赤潮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改性黏土治理赤潮的赤潮监测、材料与装备储备、治理作业、效果监测与评估等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改性黏土治理赤潮灾害的组织与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763.6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GB/T16597冶金产品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通则
GB17378.7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GB/T19077粒度分布激光衍射法GB/T30743赤潮灾害处理技术指南GB/Z42353Zeta电位测定操作指南HY/T069赤潮监测技术规程
DB37/T4091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赤潮redtide
海洋中的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注:目前国际上统称为有害藻华,通常多数为红色,但也会因为生物种类不同产生其他颜色,有些可能无色。
3.2
改性黏土modifiedclay
以高岭土、蒙脱土等天然黏土为基础材料,经过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方法处理后得到的一类绿色环保、高效治理赤潮的功能材料。
3.3
赤潮监测redtidemonitoring
在实施赤潮治理时,为掌握暴发赤潮的生物类型、影响范围、危害方式、发展趋势及受灾区域环境特征等信息,所采取的针对赤潮生物与暴发环境的监视和监测行动。
3.4
2
DB37/TXXXX—XXXX
消除率removalratio
赤潮生物密度在治理作业前后的差值与赤潮治理前密度的比值。注:消除率以百分率表示。
3.5
湿法喷洒wetspraying
将改性黏土粉体与水混合成一定浓度的悬浊液,均匀散布到暴发赤潮水体表面的治理作业方法。
4改性黏土治理赤潮流程
改性黏土治理赤潮流程由赤潮监测、材料与装备储备、治理作业和效果监测与评估等步骤组成,见图1:
图1改性黏土治理赤潮流程
5赤潮监测
在实施治理行动前,应监测暴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密度和规模等,为材料与装备储备的选择和治理作业方案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
6材料与装备储备
6.1改性黏土质量
6.1.1材料组分
经改性处理后获得的改性黏土材料应以铝硅酸盐为主要组分,主要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数应为:氧化铝(Al2O3)大于等于30%、氧化硅(SiO2)小于45%。
6.1.2材料性质
3
DB37/TXXXX—XXXX
颗粒表面应呈正电性,电动电位(Zeta电位)应大于等于10mV,颗粒粒径(D90)应小于等于40μm,中值粒径(D50)应小于等于25μm。
6.1.3环保要求
在消除赤潮、降低富营养化症状的同时,该材料对治理水域不应产生任何额外污染。
6.2改性黏土储量
6.2.1全面消除赤潮的储量
当暴发水域的赤潮需要全面消除,按照公式(1)估算改性黏土储备量;
……………(1)
式中:
Q——改性黏土总用量,单位为千克(kg);
α——作业频次,取值1~5(赤潮越严重,作业频次取值越大);S0——赤潮影响海域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