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地理微专题:臭氧
臭氧(O3)是一种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它在地球的大气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平流层(大约10到50公里的高度),那里存在臭氧层。臭氧层对地球生命非常重要,因为它吸收了太阳辐射中的大部分紫外线(UV)辐射,从而保护生物免受这些有害辐射的伤害。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的臭氧层是地球大气中臭氧浓度最高的区域。它有效地吸收并阻挡了太阳紫外线中的大部分B波段(UV-B)和全部C波段(UV-C)辐射。
对流层中的臭氧: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对流层中,臭氧是一种空气污染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一部分。它可以对人类健康和植物造成危害。
臭氧生成:在高空,臭氧主要通过太阳紫外线与普通氧气(O2)的相互作用生成。在低空,特别是在城市地区,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也会产生臭氧。
臭氧空洞: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氯氟烃(CFCs)等化学物质,大气中的这些化学物质分解后释放出的氯原子会破坏臭氧分子,导致某些区域如南极上空出现季节性的“臭氧空洞”。
健康影响:在地面附近,高浓度的臭氧会引起呼吸系统问题,如哮喘、支气管炎等,对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尤为有害。
南极臭氧层空洞
南极臭氧层空洞是指在南极洲上空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显著减少的现象。这个现象通常在每年的南半球春季(9月至11月)最为明显。
原因
1.氯氟烃(CFCs):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氯氟烃(CFCs)和其他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化学物质在大气中非常稳定,可以长时间存在并逐渐上升到平流层。
2.光化学反应:在平流层中,CFCs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释放出氯原子。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多个臭氧分子,从而导致臭氧浓度下降。
机制
3.极地平流层云(PSC):在南极冬季,极低温度下形成的极地平流层云(PSC)为这些光化学反应提供了表面,使得反应更加高效。
4.阳光回归:随着春季阳光重新照射到南极地区,这些储存在PSC中的活性氯化物被释放出来,迅速破坏臭氧分子。
影响
5.紫外线辐射增加:臭氧层空洞会导致更多的紫外线B波段(UV-B)辐射到达地表,对人类、动物和植物造成伤害,包括皮肤癌、白内障和免疫系统抑制等。
6.生态系统影响:对海洋浮游生物、陆地植物和水生生态系统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这些生物对紫外线辐射非常敏感。
应对措施
7.《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各国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承诺逐步淘汰生产和使用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该协议被认为是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
8.替代品研发:科学家和工业界一直在研究和推广对臭氧无害的替代品,以取代CFCs等有害物质。
恢复情况
由于全球合作与努力,南极臭氧层已经显示出恢复的迹象。根据科学家的预测,如果继续严格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南极臭氧层将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
1.近年来,南极臭氧层空洞扩大到了阿根廷的火地岛,当地政府要求岛上居民出门时必须带墨镜和遮阳帽。下图为南极臭氧层空洞图,据此完成问题。
(1)臭氧层位于大气层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散逸层
(2)南极臭氧层空洞出现的自然原因有
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火山喷发D.发生地震
(3)当地政府要求居民带墨镜和遮阳帽,原因是臭氧对太阳辐射具有
A.吸收作用B.反射作用C.散射作用D.折射作用
【答案】
【答案】(1)B(2)B(3)A
【解析】(1)臭氧位于平流层,主要分布在15~50千米高空的大气层中,这里被称为臭氧层,正确答案为B。
(2)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太阳风射来的粒子流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向地磁两极集中,并破坏了那里的臭氧分子。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及在其他方面使用也是原因之一。宇宙高能粒子簇射破坏了臭氧层,因此自然原因为太阳活动,正确答案为B。
(3)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6.3nm以下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只有长波紫外线UV-A和少量的中波紫外线UV-B能够辐射到地面,长波紫外线对生物细胞的伤害要比中波紫外线轻微得多;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地理 2023-2024学年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高三(上)开学地理试卷.pdf
- 高中地理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pdf
- 高中地理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5G联合体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pdf
- 高中地理 2023-2024学年广西玉林市博白高三(上)开学地理试卷.pdf
- 高中地理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联考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pdf
- 高中地理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进贤高一(上)开学地理试卷.pdf
- 高中地理 2023-2024学年重庆市长寿区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B卷).pdf
- 高中地理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永年高二(上)开学地理试卷.pdf
- 高中地理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人教版(2019)必修二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
- 高中地理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高二(上)开学地理试卷.pdf
- 高中地理 2024届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微专题:污染气体专题.docx
- 高中地理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导学案 人教版(2019)必修一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
- 高中地理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第一章 总结.docx
- 高中地理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 知识点总结.docx
- 高中地理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件 人教版(2019)必修一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pptx
- 高中地理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风沙+海岸)人教版(2019)必修一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pptx
- 高中地理 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课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 高中地理 2024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地理二模试卷.pdf
- 高中地理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pdf
- 高中地理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上)开学地理试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