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酒神精神与狂欢精神初探.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酒神精神与狂欢精神初探

摘要:酒神精神和狂欢精神对生命的肯定、对肉体因素的推崇,为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做

出了极大贡献。两者乍看之下非常相似,但细细分析以后,会发现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本文

将探讨两者在肯定生命方面的相似性,以及在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方面的本质区别。

关键词:酒神狂欢身体主体性主体间性

酒神精神和狂欢精神对生命的肯定、对肉体因素的推崇,为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做出了极

大的贡献。巴赫金曾说过自己是一个“尼采主义者”{1},但随着思想日渐成熟,他逐渐抛弃

了“尼采立场”。两种精神都源于人们在节日中纵情狂欢,都是对苦难生活的抗拒,但细细分

析之下,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本文拟对酒神精神和狂欢精神作一番初步的探索,分析两者的

异同之处。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首提酒神精神。日神是阿波罗、酒神是狄奥尼索斯,酒神死而

复生的经历,象征着人的原始生命力的充足,其本质在于“个体化原理崩溃之时从人的内在

基础即天性中升起的充满幸福的狂喜”{2}。在日神和酒神的对立冲突中诞生了“梦的世界”

和“醉的世界”。这使巴赫金受到启发,提出了日常世界和狂欢世界。他认为,在中世纪人们

实际过着两种生活:一种是常规的的生活,服从于严格的等级秩序,充满了恐惧和教条;另

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日常的等级条规被打破,人们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亲

昵地交往。这种蓬勃的生命力就像尼采的醉境所描绘的:在醉境中,日常生活的条条框框被

打破,主体进入浑然忘我之境,生命力最大限度地被调动。尼采写道:“在酒神魔力之下……

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同邻人团结、和解、款洽,甚至融为一体了。”{3}

尼采和巴赫金同样强调了身体的重要性,强调生命的再生和更新,赞扬生命意志的强大。

作为身体转向的划时代人物,尼采批判了自柏拉图和笛卡尔以来的身心对立观,第一次把身

体提高到哲学的高度,高扬“一切从身体出发”。尼采说:“文化要从正确的位置开始――不

是从‘灵魂’开始,正确的位置是躯体、姿势、饮食、生理学。”{4}他认为性欲是生命力的

最强烈的表达形式,是酒神死而复生的不竭的生命动力。真理和知识、道德都起源于身体,

所有东西都要受到身体的检测,身体是生命意志本身。在对“身体”概念的探讨上,巴赫金

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狂欢节上的所有活动都与身体有关,人们通过各种夸张变形,甚至可

笑的身体释放能量,以“怪诞”表达对官方生活的蔑视和反抗。“在物质―肉体的层面上复活

它,使它降之于大地,使它肉体化,把它变成美好的和欢乐的时间。”{5}

尼采认为古希腊艺术的繁荣源于人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希腊人清楚地认识到人生的痛

苦,希望借助死而复生的酒神,体现生命的更新和再生。尽管在死而复生的过程中,酒神经

历了毁灭性的痛苦,但却获得了新生和肯定。“产妇的阵痛圣化了一般痛苦――一切生成和

生长、一切未来的担保,都以痛苦为条件,以此而有永恒的创造喜悦,生命意志以此而永远

肯定自己,也必须永远有产妇的阵痛,这一切都蕴含在狄奥尼索斯这个词里。”{6}同样,狂

欢理论也大力彰显再生精神。弗雷泽在《金枝》中提到,一旦奴隶摘得金枝便可与祭司决斗,

杀死祭司就可当选为新的祭司,这是因为原始民族“相信他们的安全甚至是世界的安全是与

这些神人或化为人身的神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有必要在他显露弱势迹象时,及早将他

的肉身杀掉,使他的灵魂托身于更强壮的人的躯体”{7}。这一仪式从杀死祭司演化到用奴隶

代替,再到象征性地在喉咙上割一个小口子,最终演化为狂欢节上小丑扮演国王进行加冕和

脱冕。加脱冕使人们在狂欢世界中突破重重戒律获得的精神享受,即“交替与更新的精神、

死亡与新生的精神”{8}。

从上文来看,两种精神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两者并不相同。细细分析之下,两者有本质

的区别,这与尼采和巴赫金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人生追求密切相关。巴赫金讲“我自己对尼采

也不是完全接受的”{9}。两者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对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认识上。巴赫金认为

“尼采捕捉到了返回这一点,但他对此的解释却是抽象而机械的。其实这里有着开放性和未

完成性”{10}。

尼采生活在虚无主义盛行的时代,精神匮乏,信仰出现危机。他想重新确立人生的意义,

重建文化与精神信仰。他大呼“上帝死了”,在古希腊的艺术长廊中探寻生命的意义。尼采思

考在承认人生悲剧性的前提下如何肯定人生的价值。酒神精神给了他前进的方向。

巴赫金生活在斯大林专制统治之下,整个社会极端的教条化和绝对化。巴赫金的一生都

在这种强大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之下,于是他着眼于中世纪的狂欢节,希望从中汲

文档评论(0)

132****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初中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