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三二第二单元第节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测试).docxVIP

高中历史高三二第二单元第节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测试).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第7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

1.19世纪末一位外商来到中国,他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

B.人们都穿着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

C。城市大街小巷均是“稀奇稀奇真稀奇,两个轮盘当马骑”的交通工具

D。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2.1931年,上海市区仅有共用电话6处,在市公用局的推广下,到1936年,上海华侨界地区公用电话有124部、租界213部。1933年至193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火政处共接到火警警报3389次,其中由电话接到警报1962次。这反映出

A。电话通讯利于城市消防发展B.国民政府大力普及电话事业

C。火警报警基本使用公用电话D.电话通讯在近代中国发展迅速

3.盛宜怀在其所拟《电报局招商章程》中说:“中国兴造电线,同以传递军报为第一要务,而其本则尤在厚利商民,力图久计。这表明盛宜怀主张,中国如果要真正发展近代电讯事业,根本在于

A.引进西方近代电讯技术

B。适应网防建设的需要

C.满足工商业发展的需求

D.提高电讯行业的利润

4.1888年,清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5.1890年,清代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这样感慨道:“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彼,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鲜。”该官吏感叹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火车

B。轮船

C.汽车

D.飞机

6.下图为引进于日本的人力车,因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有五六万辆黄包车在城市中来往穿梭,远远超过汽车。材料主要反映出

A.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

B。中国交通的近代化已初具规模

C。近代的交通呈现半殖民地色彩

D。上海社会保留森严的等级制度

7.周积明在《最初的世纪》中写道:“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中国向外国贷款修建和自筹修建的铁路占54%.”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B。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发生变化

C。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D.铁路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8.盛宣怀在其所拟《电报局招商章程》中说:“中国兴造电线,固以传通军报为笫-要务,而其本則尤在厚利商民力图久计。”根据材料推断,盛宜怀认为应如何发展近代电讯亊业

A.引进西方电讯技术

B。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

C。结合商业化运转推动发展

D.提高电讯行业的利润

9.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导致这一改变的重要因素是

A.服饰的中西合璧

B.报纸杂志的创办

C。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并存

D.交通工具的改变

10.在1904年印行的《上海工部局治安章程》中已有《马路章程》17条,其中规定:行车一律靠左边道路;超车必须从右边向前;车辆转弯须慢行,驾驶员必须伸手示意;车辆不得疾驶等。这主要说明

A.近代交通文明在上海逐步确立

B。中国的交通领域开始近代化

C。近代中国的交通业滞后于西方

D。临时政府注重交通文明培养

11.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②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③加快了生活的节奏

④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电话从西方传入中国是在

A.晚清时期B。民国初年C.国民政府时期D.新中国成立后

13.辛亥革命前夕,由中国人设计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及其设计者是

A.詹天佑B。李善兰C。冯如D。严复

14.1881年,中国唐胥铁路建成通车,但清政府却用骡马充当火车头,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这反映了清政府

A。维护国家尊严B。维护自身统治C。仇视外洋事物D.愚昧无知

15.李鸿章曾赞叹西方的一种发明说:“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定可对百朋,隔颜色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火车B.电话C。电报D.飞机

二、材料题

16.(16分)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工业文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5****3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起交流学习一起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